基于上下文的熵编码器设计与实现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2050z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视频编码中的关键技术-熵编码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高清晰度视频提出基于复合上下文的熵编码器,并进一步研究了算术编码器CABAC,提出新的8*8DCT系数的算术编码方法.目前AVS1.0中的2D-VLC是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编码器,但是它采用的是单上下文,本文提出基于复合上下文的熵编码方法.AVS1.0研究发现,在不同level值范围(1evel,run)的概率分布是不同的,所以采用level作为上下文.本文指出(1evel,run)的概率分布不仅与level有关,且与level在序列中的位置有关,故本文引入position作为复合上下文,利用复合上下文信息进一步挖掘码源的信息冗余来提高编码效率.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AVS1.0中的2D-VLC熵编码器,在相同信噪比情况下,码率节省0.3-0.5﹪.CABAC作为一个标准化的部分写入ITU-T/ISO/IEC的标准H.264/AVC中.相对于CAVLC编码方法,在相同的信噪比情况下码率节省9﹪-14﹪.本文在AVS1.0中对所有语法元素采用CABAC编码,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8x8DCT系数算数编码方法,包括相应的上下文概率模型及其选择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信噪比情况下,相对于2D-VLC熵编码器,码率平均节省19.76﹪;相对于H.264码率平均节省0.13﹪,并且上下文模型减少4个.
其他文献
本文绪论部分详细讲解了本论文课题的来源等背景知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论文的组织结构。第二章主要是讲述了编程基础知识技能。论述了与本系统设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如
本文首先讨论双序列比对和多序列比对的定义,介绍多序列比对的四种常用模型,分析其优缺点;然后分析和比较多序列比对的各类算法(精确算法、近似算法、启发式算法和并行算法等)
随着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用户陷入了一种信息迷失的状态,面对海量的商品用户往往在找到感兴趣的商品之前已经非常沮丧、烦躁,因此很可能会放弃此次购物。解决该问题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格计算的相关概念,通过对国内外网格计算的发展与研究进行分析,展望了网格计算的未来研究方向,同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在资源选择方面的研究现状。接着,阐
本文对汉语文语转换系统中需要使用的时长和基频模型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一个包含4848个汉语句子的大规模语音库为基础,将几种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韵律模型时长
本文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的电子公文安全交换系统.系统以PKI体系作为安全基础设施,利用人体唯一性生物特征——手写签名进行安全认证,利用信息隐藏技术实现认证信息与电子
本文首先分析阐述了自主管理的内涵,将自主能力分为不同的等级,从而将自主管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层提供不同程度的自主能力。然后依据这一思想设计了小行星探测器
在软件技术的研究中,AOP 以其对横切封装的特性改善了OOP 中的代码冗余以及代码分散等缺陷,逐渐成为新一代的程序设计思想。而AOP 架构的实现更成为了AOP 技术中研究的热点和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引发着一场深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设“电子政府”已经成为世界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及城市竞争力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难以回避。受各种原因的驱使及攻击工具的增加与使用的方便,入侵事件日益猖獗。为了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