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信贷账户套现行为的刑法定性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消费信贷账户是由于互联网信贷业务的发展而产生的用于支付和消费的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个人账户,在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利用网络消费信贷账户进行套现的违法犯罪活动,相关平台例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的初衷是为了方便有需求的用户享受“这月花,下月还”的便利,并且可以分期还款,在一定期限内也可享受免息的便利,但这一消费信贷服务却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其套现的工具。对于此种套现行为在刑法定性上还尚未明确,因此本文将围绕利用网络消费信贷账户套现行为在刑法上的定性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网络消费信贷账户套现行为概述。首先是对于网络消费信贷账户的内涵进行简单的归纳与介绍,并且在明确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利用网络消费信贷账户套现在实践中出现的三种常见行为模式,具体包括“组织型”套现行为模式、“串通型”套现行为模式、“冒用型”套现行为模式,通过总结归纳套现模式,可以有利于在司法实践中准确识别此种类型犯罪;对于网络消费信贷账户的法律属性,学界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是信用卡,但笔者认为网络消费信贷账户不属于信用卡,因为从发行主体、具体功能、发行形式和实质上来看,都不符合信用卡的相关规定,笔者认为,从本质上来说,网络消费信贷账户本质上还是属于用户与相关平台签订的消费信贷合同所获得的账户,仍属于网络账户的范畴。第二部分:网络消费信贷账户套现行为的危害和刑法定性中的问题。对于网络消费信贷账户套现行为的危害,本文首先认为这种行为是不被法律允许存在的,虽然我国法律条文没有明确规定,但是根据对于信用卡套现行为的相关规定以及相关网络消费信贷平台对于套现行为的规定,我们可以得知这种行为是应当被禁止的,其次利用网络消费信贷账户进行套现将会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对于实行套现的行为人来说,为了一时贪欲,将导致其社会信用受损,波及到贷款、买房等工作生活方面,情节严重的,还将负刑事责任;对于网络消费信贷平台来说,会导致平台经营困难,资金流动困难,降低人们对于该平台的信任度,从而使得该平台发展难以为继;对于我国金融管理秩序来说,套现行为会扰乱我国的金融管理秩序,从而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对于网络消费信贷账户套现行为在刑法定性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刑事与民事之间的界分较为复杂,因为这种行为不会构成犯罪,因此哪些情形下构成民事违约、在哪些情况下构成犯罪是需要重点去区分的;法律依据不明确,我们还未出台专门的关于规范网络信贷套现行为的法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在衔接上较为困难,相关规定也不够完善,在实体衔接上和程序衔接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三部分:“组织型”套现模式的刑法定性。在组织型套现模式中,主要探讨的是套现中间商的刑法定性,也即应当如何追究套现中间商的刑事责任,本文认为套现中间商不构成非法经营罪,因为套现中间商并非从事“资金结算业务”,也并未“违反国家规定”,其应构成相应犯罪的帮助犯。第四部分:“串通型”套现模式的刑法定性。在串通型套现模式中,主要探讨的是网络消费信贷账户合法所有人与他人串通实行套现行为的刑法定性。本文认为其如果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在一定情形下可能构成犯罪,在司法实践中,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去判定其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倘若其构成犯罪,本文认为应当构成诈骗类犯罪。第五部分:“冒用型”套现行为的刑法定性。冒用型套现行为模式中,主要探讨的冒用他人消费信贷账户进行套现的冒用人的刑法定性。冒用型套现行为涉及的问题较多也较为复杂,本文认为在此种模式下,被害人是网络消费信贷账户的合法所有人,而不是相关金融公司;被害人需要还款的财产性利益属于犯罪对象,即便不是有形的财产,不具备外在的物质表现形式,也属于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范畴;机器不可以被骗,有些学者认为机器可以被骗是一种误解,本文认为,被骗的不是机器,是机器背后的设计者和控制者;冒用行为构成诈骗罪,其行为模式符合三角诈骗的犯罪构成;冒用行为可能会滋生其它犯罪,需要根据冒用人是否在他人帮助下侵入他人手机系统或者电脑客户端系统来确定具体的罪数问题。
其他文献
在复杂工况条件下,组合支护结构在边坡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现阶段关于暴雨工况下组合支护结构的内力以及边坡稳定性的研究仍有些许不清晰。针对此问题,本文结合具体边坡治理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暴雨工况下抗滑桩+锚杆组合支护结构的边坡治理模型,继而对组合支护结构的内力与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暴雨工况下,抗滑桩对边坡的约束减小,抗滑桩内力减小,内力峰值下移;暴雨工况下,锚杆轴力显著增大,
期刊
人权与司法密不可分,学界现有的研究将目光多聚焦于“人权的司法保障”,缺少通过司法裁判文书对人权基本问题敏锐洞察和实证分析。“人权”二字如何呈现于司法裁判文书之中,司法裁判文书中的“人权”所指何意,当事人和法官请“人权”出场反映了何种人权观念,“人权”对于司法裁判具有怎样的实践性功能,都需要被“认真对待”。文章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绪论,该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
学位
生态环境修复代履行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专业主体在生态环境修复方面的优势,全方位和高效地修复受损生态环境而进行的制度构建。根据多元共治理念和损害担责原则的要求,生态环境修复代履行制度中引入其他专业主体代替侵权人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并由侵权人承担最终的修复费用。研究生态环境修复代履行制度,首先应明确其基本概念和法律关系。由他人代替侵权人实施生态环境修复行为是制度核心,受损生态环境具有修复可能性以及侵权
学位
在《证券法》修订之前,对证券欺诈引起的民事纠纷是以共同诉讼为核心进行诉讼,但在实践中却难以高效推动群体争议解决。2019年新修订《证券法》95条第3款建立了专属于解决证券欺诈的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不同于代表人诉讼,特别代表人诉讼的运行前提在于,在证券欺诈发生之时便默认拟制了“受害者集团”,将全体被侵权人默示加入其中,采用集团成员“明示退出”的规则,并以此设立了以投资者保护机构作为代表人的代表规则。
学位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一类罪数规范。通说一直将其解读为法条竞合特别关系的提示规定。然而,本规范于司法实践的适用给通说招致了不少的质疑:第一,对于符合特别法条罪质(行为类型)但不符合罪量的行为,通说认为应当以普通法条论处。有部分学者主张这般处理会不当地“架空”特别法条,且与舶来的法条竞合理论的本质相悖,故此时应判处无罪。第二,对于适用特别法条量刑畸轻的行为,通说认为不能
学位
用人单位追偿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经历了从有到无再到有的历史变迁,最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91条在法律层面确定下来。在民法典颁布之前,有关用人单位追偿权的研究重点在于追偿权的证成,论证用人单位追偿权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而本文研究重点在于用人单位追偿权的行使困境和解决之道。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用人单位追偿权行使的现状及困境。本文检索分析了100个相关样本案例,发现实
学位
受疫情影响,弹性工作制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所谓弹性工作制是允许员工调整工作时间或工作地点以满足个人需求的一种做法,是在全日制工作中进行的灵活工作安排。疫情爆发之前,这种灵活的工作方式就已经广泛存在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行业中。弹性工作制以其具有的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体现人性化的管理等优点大受推崇。弹性工作制这一灵活的工作方式不仅满足了用人单位灵活用工的需求,也满足了“千禧一代”“Z世代”劳
学位
商铺租赁权担保已是金融实务中重要的融资方式,因商铺租赁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属性和可让与性,使其在中小企业融资选择中被广泛运用。但也因其并非法定的担保方式,司法实践囿于物权法定原则的限制,部分法官出现不想判、不敢判的倾向,即使通过审判途径解决争议,商铺租赁权担保也存在法律适用的诸多困境。本文基于此,对商铺租赁权法律问题展开研究。除了引言,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梳理商铺租赁权担保作为一种新型担
学位
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活动当作人的类特性,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内在的蕴含了权利的本质和诉求,所以从哲学层面对人的权利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就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权利问题首先是历史的,权利的本质内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在发生变化,权利的思想内涵是由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现实状况决定的,因此不能采用静态的非历史的方式研究权利问题,必须把对权利现象的研究同社会时代背景联系起来,从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出发分析
学位
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在当今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都是个人权利保护的重要部分,特别是我们在享受各种信息交互、数据共享便利的同时,个人生活“数字化”不免加剧了隐私泄露的风险,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形成的双层社会模糊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界限,隐私保护要求的封闭性与信息保护要求的流通性产生的冲突日益激烈。对此,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民法典》率先作出规定,首次对隐私的内容作出界定,同时定义了个人信息的概念,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