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的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oyo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的社会进入信息化阶段,教育理论、观念、方式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最近两年,“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依然是教育领域的两个热门话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一个制高点和突破口”。与此同时,国家在大力开展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育技术能力也纳入教师资格与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体系。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承担着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任,在这种背景下得到了速猛发展,当然也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存在的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设置与实验课建设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及比较法等。文献法一方面用于对CNKI相关论文与数据的查询搜集,归纳存在问题、研究现状。另一方面用于解读《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提出两个核心问题的对策提供参考。问卷调查主要用于调查师范院校本科生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搜集学习需求。比较法主要用于教材之间的优劣比较,问卷样本间的比较等。论述主要包括六个部分:“一、绪论;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三、《CETS》与教育技术能力;四、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中两个核心问题探究;五、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两个核心问题的对策研究;六、结论。”其中,“四、五两部分”是文章研究的主体,也是论文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半年的系统研究,论文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梳理了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论证了《CETS》与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包括《CETS》作为公共课培养指导思想的合理性;师范院校学生应达到的标准要求。3、总结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并对两个核心问题进行界定。论述了两个核心问题的重要地位、导致问题的深层原因。4、调查了师范院校学生的能力基础与学习需求的相关信息,并对《CETS》进行深度解析。作为提出对策的重要参考依据。5、在上述“结论4”的基础上,又参考国内重要调研报告作出两个对策:①构建适合现状的现代教育技术“九个模块+一个讲座”的内容体系及开展建议;②提出实验课应设置的内容,并论述了实验课建设的相关指导建议。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适应新的时代特征和要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治久安的战略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也应当是学生的
教授治校是西方大学的传统管理模式,有着悠久的历史,萌芽于中世纪的巴黎大学,在西方大学管理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到19世纪时,西方大学大多已实施了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20世
精神动力,是由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精神因素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反作用于实践主体,从而使主体在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方面都得到满足的精神力量。近几年,国内有关调查数据显示,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学习和实践习得已有社会政治文化的过程,也是社会政治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传播的过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公民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正> 一、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音高变化的音” 我国传统音乐中存在着大量“音高变化的音”。这种音不同于欧洲专业创作音乐中“音高不变的音”。它对于形成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
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各国实力的重要标准,区域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研究的新方向成为当前研究的新热点。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知识经济时
保罗威利斯是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在他笔下,亚文化是一种对抗性与创造性的文化。他的研究涉及亚文化的三个维度:青少年反学校文化,亚文化的文化商品,以及亚文
高校考试制度不仅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制度、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完善的考试制度对改进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都有很大帮助,因此,在加强高校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高校突发事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当前我国大陆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进行研究,重点探索了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机制及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