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吸振器控制算法研究及在舰船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jimmy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振动控制一直是工程界和学术界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它涉及的领域包括舰船结构及其机电设备隔振抗冲,土木结构防风减震,汽车悬架减振,等等。其中,现代军事工业的飞速进步使得舰船柴油机等动力设备向着高功率高转速的趋势发展,这意味着船体结构和设备振动问题将进一步突出,而与此同时,对舰船隐身性能,抗冲性能以及舰载灵敏设备的保护要求都更加苛刻。动力吸振器(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i.e. DVA)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本论文基于船用设备振动控制这一工程背景,对动力吸振器的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都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对减振与隔振中的动力吸振器最优设计给出了重要结论,论文还运用实验手段研究了虚拟吸振器算法的有效性,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总结如下:一、将舰船设备简化为单自由度系统,运用Lyapunov方程以及矩阵Kronecker积求解了与设备附连吸振器的最优设计。其具体方法是利用Lyapunov方程将二次型积分目标函数转化为初始状态向量的矩阵二次型,然后针对初速度或初位移条件将矩阵二次型变为多项式,最后采用Kronecker积以及列展开将多项式的系数转化为吸振器调谐频率比以及阻尼比的表达式,并令多项式取极小值,即可得到最优参数。在忽略被控结构阻尼的情况下,得到了封闭解析解;如果考虑阻尼,给出了以被控结构粘性阻尼比幂级数表达的二阶摄动解。与以往研究最大的不同是,在本文给出的最优设计中包含初速度比或初位移比变量,因此,采用不同的初速度比和初位移比可以得到各种条件下的最优设计——特殊条件下,给定初速度比为0或1可求解外力激励或基础加速度激励下的经典最优。本研究还比较了二阶摄动解与梯度寻优得到的数值最优解之间的差别,证明二阶摄动解具有较高的稳定性。H2二、在我国的某型舰艇上已经将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应用于柴油机减振,本文提出运用微积分手段分析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在TMD个数趋于无穷多条件下的性能指标和迭代寻优。以往的研究针对包含TMD个数较多的MTMD,只能通过大量数值现象来猜测其最终趋势,迭代效率低下。本研究将单个TMD视为并联的小单元,每个小单元都对被控结构产生作用力,并具有独立的传递函数,因此在TMD趋于无穷多时,每个小TMD单元相当于一个微元,将所有的微元作用积分即可得到无穷多TMD的传递函数,基于该传递函数可求出基础加速度激励或外力激励下无穷MTMD的极限性能,而且数值仿真还证明,无穷MTMD迭代效率高,它的最优设计可直接代替包含20个以上的TMD组成的MTMD设计。三、双层隔振技术在当前舰船设备隔振中有广泛应用,但它引入了二次谐振峰,这对于中频段的隔振极为不利,本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中间小质量隔振技术——其本质就是将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吸振思想扩展到隔振设计,并利用无穷维动力系统近似有限维系统的方法分析它的最优设计。在中间小质量无穷多的前提下,中间系统的传递特性可利用积分方法得到,而这也正是有限个中间小质量在个数较多时的近似。然后,基于给定的静变形上限求解简单双层隔振,多个小中间质量隔振以及无穷多小中间质量隔振的最优刚度比以及初始频率比,最后利用高频段的传递特性确定中间小质量分布的频带宽度。虽然采用多个小中间质量隔振会抬高传递率曲线的高频段,但如果容许高频段有稍许的上移,则多个小中间质量隔振可以消除简单双层隔振的二次谐振峰。最优设计为中间质量系统的质量比以及高频段容许上移量的解析表达式。四、当前舰船设备的振动控制,主动吸振器技术应用十分有限,本文针对两种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主动控制技术,即滑模控制和鲁棒控制,从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首先,纠正了以往研究对于主动吸振器滑模控制中作动力出现直流分量的错误解释,并定量的给出了出现直流分量的判定标准。次之,给出了主动吸振器鲁棒控制权函数的选择技巧。这些对于主动吸振器在舰船振动控制领域的应用都具有一定价值。五、采用实验手段研究了虚拟吸振器算法的控制性能。结果表明,虚拟吸振器算法可以有效地抑制结构振动,它的重要优点在于对结构摄动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而且信号处理和反馈不需要全局处理,十分有利于大型结构的分散控制。面对舰船结构控制领域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当前控制理论各个方面的突破,主动或被动吸振器的振动控制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领域,所以本文也对主被动吸振器研究未来的发展做了若干展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异常子宫出血患者72例,均实施经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
航空发动机机匣零件的设计采用整体化、轻量化设计思想,使得结构复杂、规格尺寸大、薄壁特征多,而设计精度要求却在逐渐提高,机匣件加工后产生的变形问题尤显突出。探讨了薄
船舶和海洋平台在波浪中运动和荷载的数值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水运和海洋工程的要求也曰益提高,新船型和新型海洋平
结构强度计算方法的不断进展对外载荷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船体部分舱段或全船结构有限元分析以及船体强度估算提供一种实用、合理的外载荷计算方法
海图,是海洋地理信息的载体,是海上活动不可或缺的工具。海图,也是制图者与用图者的信息传输通道,海图设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海图的质量与使用。海图设计,是对海图实施
为了实现百幅无人机影像自动无缝拼接技术,以黄淮海平原的3个典型区为实验对象,基于航拍影像质量评价,运用特征的控制点配准算法和图像灰度融合的对比度调制法,开展上百幅多
目的:观察中药苏木(水提取物)对大鼠膜性肾病(MN)的疗效,探讨其在膜性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复制大鼠MN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苏木组
船舶舱室布置设计是一个不断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传统的设计方法是借助于CAD系统提供的鼠标、键盘等交互方式,反复设计,逐步求精,使得船舶舱室设计过程繁琐冗长,自动化程度
在几年来的学习和撰写本论文期间,本文作者一直在跟踪、分析研究国内外在船舶避碰决策数学模型及专家系统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船舶避碰决策数学模型和建立船舶
船舶压载水是现代远洋船舶航海安全和高效营运的保证,但是随之带来的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性传播已成为海洋面临的四大威胁之一,成为亟待解决的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现有的压载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