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运动训练对老年COPD肺康复的疗效及对抗氧化物质TRXS的影响,为老年COPD肺康复提供新的康复策略及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稳定期COPD患者88例样本,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分为对照组(CN组)、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组(AI组)、运动训练组(ET组)、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运动训练组(CB组),每组2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规范的COPD药物治疗;对照组,维持日常活动量;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组接受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维持日常活动量;运动训练组接受直接督导下的下肢功率踏车训练;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组联合运动训练组接受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和直接督导下的下肢踏车训练;各干预组频率及周期均为:每周三次,为期12周。干预前后进行呼吸困难评估(Borg、mMRC)、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CAT)、运动耐量评估(6MWD)及BODE指数评估,ELISA、Real-time PCR分别检测外周血TRX1、TRXR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呼吸困难评估:AI、ET、CB组干预后BORG评分、mMRC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呼吸困难较前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AI、ET、CB组较CN组BORG评分、mMRC评分均降低,而CB组较AI、ET组BORG评分减低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AI、ET、CB组干预后CAT评分较干预前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AI、ET、CB组较CN组CAT评分降低,而CB组较AI、ET组减低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运动耐量评估:AI、ET、CB组干预后6MWD较干预前明显增大,运动耐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AI、ET、CB组较CN组6MWD明显增大,而ET、CB组较AI组6MWD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ODE指数评估:AI、ET、CB组干预后BODE指数较干预前降低,慢阻严重程度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AI、ET、CB组较CN组BODE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肺功能评估:各组干预后FEV1/FVC,FEV1%较干预前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各组FEV1/FVC,FEV1%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6.外周血TRX1、TRX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ET、CB组干预后TRX1、TRXR蛋白及mRNA较干预前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ET、CB组较CN、AI组TRX1、TRXR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运动训练,均能改善老年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而两者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2.运动训练可能通过提高老年COPD外周血抗氧化物质TRX1、TRXR蛋白及m RNA的表达,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为老年COPD患者带来康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