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运动训练对慢阻肺的康复疗效及对TRXS的作用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chiuyu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运动训练对老年COPD肺康复的疗效及对抗氧化物质TRXS的影响,为老年COPD肺康复提供新的康复策略及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稳定期COPD患者88例样本,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分为对照组(CN组)、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组(AI组)、运动训练组(ET组)、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运动训练组(CB组),每组2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规范的COPD药物治疗;对照组,维持日常活动量;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组接受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维持日常活动量;运动训练组接受直接督导下的下肢功率踏车训练;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组联合运动训练组接受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和直接督导下的下肢踏车训练;各干预组频率及周期均为:每周三次,为期12周。干预前后进行呼吸困难评估(Borg、mMRC)、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CAT)、运动耐量评估(6MWD)及BODE指数评估,ELISA、Real-time PCR分别检测外周血TRX1、TRXR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呼吸困难评估:AI、ET、CB组干预后BORG评分、mMRC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呼吸困难较前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AI、ET、CB组较CN组BORG评分、mMRC评分均降低,而CB组较AI、ET组BORG评分减低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AI、ET、CB组干预后CAT评分较干预前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AI、ET、CB组较CN组CAT评分降低,而CB组较AI、ET组减低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运动耐量评估:AI、ET、CB组干预后6MWD较干预前明显增大,运动耐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AI、ET、CB组较CN组6MWD明显增大,而ET、CB组较AI组6MWD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ODE指数评估:AI、ET、CB组干预后BODE指数较干预前降低,慢阻严重程度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AI、ET、CB组较CN组BODE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肺功能评估:各组干预后FEV1/FVC,FEV1%较干预前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各组FEV1/FVC,FEV1%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6.外周血TRX1、TRX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ET、CB组干预后TRX1、TRXR蛋白及mRNA较干预前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干预后ET、CB组较CN、AI组TRX1、TRXR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生脉注射液穴位注射、运动训练,均能改善老年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而两者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2.运动训练可能通过提高老年COPD外周血抗氧化物质TRX1、TRXR蛋白及m RNA的表达,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为老年COPD患者带来康复疗效。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网络是一种含有大量静态或者动态传感器节点的自组织网络。由于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体积和性能的限制,节点在大部分时间内都需要处于睡眠状态以减少能量的损耗、延长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是一种智能的数据收集网络,在生态环境监测、战场监控、城市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未来智慧城市、物联网等技术的
随着光纤通信系统传输速率的急速提升,随之而来的偏振模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等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传统的调制格式非归零码(NRZ)和归零码(RZ)在传输性能上渐渐捉襟见肘,寻找新
目的:通过检测β-catenin、Gsk-3β在大鼠正常肺组织和纤维化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干预
在电能生产过程中,传统发电厂造成的污染会对周围环境和人民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以光伏(PV)为代表的分布式发电,则有助于减少这种污染。在发电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完全没有噪音地产生清洁能源(称为绿色能源),这为远离电网的城区供电和有阳光的住宅供电提供了良好的解决办法。通常,通过使用电池储能系统来平衡光伏发电的波动。在维持盈利能力、估算收益回报和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等方面,精准预测和防止电力波动的能
压缩感知是一项新颖的信号处理技术,该技术不但突破了传统的奈奎斯特定理对采样速率的限制,而且能够将数据采集与数据压缩同时进行,实现了数据的快速高效处理。压缩感知技术
目的在1年随访期间,通过分析患者戴镜前后裸眼和矫正视力、中央角膜曲率、眼部健康状况、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轴增长等因素,综合分析传统试戴法和软件验配法适配的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效果,同时根据患者各项初始角膜地形图参数,分析戴镜后镜片偏位原因并发现能够预测镜片偏位的角膜形态参数。方法第一部分:纳入100名8~14岁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并将其分为传统试戴验配组(50人)和软件验配组(50人),所有患
近几年来,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智能终端得到了快速普及。终端用户“井喷式”的增加,使得用户对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以及上
在移动通信网络的研究中,小区间干扰会降低终端的信干噪比已经得到认可。然而,在无线信息能量同时传输网络中,干扰信号还会增加终端可获取的能量。多天线中的3D波束赋形技术
随着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数据通信和多媒体业务需求快速增加,随之而来的能源问题导致全球生态环境步步恶化,节能减排问题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作为能够同时有效降低系统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