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2,SS2)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的病原,能导致人和猪的脑膜炎、败血症以及突发性死亡,其致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本研究为寻找新的毒力因子,以中国SS2强毒株05ZYH33的基因组为模板,克隆表达了具有酶活性的二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通过序列比对显示05ZYH33中DPPⅣ属于丝氨酸蛋白酶S15家族,在进化上十分保守,含有丝氨酸蛋白酶的保守序列Gly-X-Ser-X-X-Gly,重组表达的DPPⅣ在适宜pH值(6.5-8.5)、最佳反应温度(37℃)下能够切割N末端含有X-Pro的底物。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DPPⅣ具有特异反应活性,重组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抗体效价,说明重组DPPⅣ具有良好免疫原性。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其进行膜表面定位,显示DPPⅣ为膜表面蛋白;采用PCR方法检测DPPⅣ基因在不同血清型猪链球菌中的分布情况,尝试建立一种基于DPPⅣ的可检测猪链球菌感染血清的ELISA方法,并初步探讨了DPPⅣ作为膜表面蛋白在SS2黏附上皮细胞过程中发挥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DPPⅣ对于SS2致病性的作用,通过同源重组原理构建了DPPⅣ基因的插入突变株,经体外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和小鼠动物实验证实了突变株的毒力与野毒株相比有所下降,有助于继续深入探讨SS2的致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