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当然,新时代必然有新使命、新要求、新气象。同样,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全新的人才培养要求。早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已经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安身立命之本”,高校要注重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可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众多内容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水平与层次既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也预示着一个国家的未来竞争实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美国,是全世界综合实力最强的发达国家,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高等教育体系。因此,对中美两国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方面的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比较,对于做好新时代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特殊和重要的意义。事实表明,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要实现高等教育的优质发展,都离不开国家和高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实施。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和跨学科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价值取向、理论依据、价值内核、培养方式、实施路径等五个方面进行聚焦,比较和分析了中美两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探明了两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基本样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实状况,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效果的根本表征,通过同一问卷在中美高校的跨国调查,研究从现实性上把握了两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发展水平和态势。研究发现,中美两国都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在价值取向、理论依据、培养方式、价值内核和实施路径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既有各自的优势之处,也具有需要改进和可以提升的薄弱部分。实证表明,中美两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领悟能力和实践尝试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它耦合了两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中国的优势在于系统和有力的理论教育;美国的优势在于体系健全和实施到位的实践参与。研究认为,通过长期的实践,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我们既要进一步发挥好重视和扎实开展理论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也应该结合实际适度辩证借鉴美国重视并系统实施行动践行的理念,由此探索出顺应新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和模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