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蛋白表达与肺癌侵袭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jc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肿瘤侵袭和转移的途径和机制尚有许多不明之处有待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是1995年Kaipainen等克隆出来的,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特异性促淋巴管生长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人类实体瘤细胞中VEGF-C呈高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关系密切。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streptavi Biotin-peroxidase complex),对一组肺癌标本VEGF-C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目的是:(1)探讨VEGF-C蛋白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从而为肺癌复杂发病机理的阐明提供有意义的资料;(2)通过分析VEGF-C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试图寻找新的对临床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为肺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3)通过蛋白水平的研究,积累一定的经验,为进一步开展基因诊断和治疗以及抗癌药物的筛选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打下一定的基础。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VEGF-C蛋白在65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对比,同时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结果表明,肺癌组织中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6.9%)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6.2%)和癌旁组织(12.3%)(P<0.05);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组织中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54.8%、56.0%、66.7%、66.7%)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分化程度肺癌组织中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58.8%、56.5%、56.3%、55.6%)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期和Ⅳ期肺癌组织中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95.5%)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37.2%)(P<0.05);生存3年以下的肺癌组织中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96.0%)明显高于生存3年以上者(36.1%)(P<0.05)。结论:VEGF-C的蛋白表达在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作用;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VEGF-C促淋巴管生成作用密切相关;VEGF-C蛋白可作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其他文献
<正>一直以来,对于研究西方美术史的莘莘学子而言,研读本专业的相关文献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但由于多数人不能直接阅读外文原著,研究工作只能倚仗译著。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
一、引言美国黑人作家对推动美国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著名的非裔美国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是当今美国最有影响的黑人女作家。小说在情节上并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红人出现在公共视野中。本文从直播,电商,自媒体三个角度来剖析当下网红迅速发展的原因,同时探讨网红发展的局限与不足,进一步提出相关建议,为网红
活性氧(ROS)是一类由O2转化而来的自由基或具有高反应活性的离子或分子.植物消耗的O2约有1%在叶绿体、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等多种亚细胞单位中被转化成了ROS.ROS有益或有害取决
肝硬化属中医的“Zheng积”“痞块”范畴,因气虚血瘀为其病机,故提出了益气活血法为治疗本病的首则。
采用准静态接触仿真分析方法,对不同工作夹角的情况下的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分别进行应力分析,得到各零件的应力分布和薄弱点,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相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及合理
列宁作为第一代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导核心,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对执政党为什么要密切联系群众以及怎样密切联系群众,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索和富有开创性的实践。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肺腺癌细胞株A549分为4组:(1)对照组:不加尼美舒利和放射线干预;(2)照射组:分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莫西林浓度,并用于两种阿莫西林胶囊的一致性评价。方法:采用岛津公司LCMS-8060型LC-MS/MS仪,以MRM模式测定阿莫西林(m/z 366.00/1
本文针对未来空、天、地一体化作战平台,从防护救生系统发展历程、国内外现状入手,分析了新的平台对防护救生系统的更高需求,论证了防护救生系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未来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