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离岛免税政策实施风险防控法律对策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s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指示,海南自贸港在2020年对离岛免税政策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调整,免税力度的不断加大,激发了消费者来琼消费的欲望,推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但实施离岛免税政策过程中出现了风险,这些风险会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中明确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中要防控风险,因此从现存风险出发,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离岛免税政策实施风险的法律对策进行重点研究,会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实施的法律认识,简要论述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从2011年试点到2020年最新一次调整的实施历程以及离岛免税政策实施取得的成就,并对现行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类介绍;第二部分是海南自贸港离岛免税政策实施的风险评估,主要论述了上述风险对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治建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分析了风险是源于海南自贸港对“一线二线”的监管机制设置,对离岛旅客、免税品以及免税店的监管存在问题,以及对个人信息收集、管理、使用存在的不足所导致的;第三部分论述了自贸港离岛免税政策实施的风险防控法律制度现状,介绍了目前海南对离岛免税政策实施风险的防控主要有对离岛购物中的“套代购”行为进行失信惩戒、对“套代购”行为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和对免税品实行溯源码管理三个措施以及发现上述措施中免税购物失信惩戒制度存在不足、对违反离岛免税规定的行为未形成处罚体系等问题;第四部分为完善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实施风险法律措施,提出要建立健全离岛免税政策实施的风险防控制度、构建免税购物监管机制、以及强化离岛免税过程中信用信息安全与个人信息权保护三个方面的建议,以求更加系统全面地防范海南自贸港离岛免税政策实施的风险。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相应的风险,但如果不及时对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风险及时防范化解,就会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离岛免税政策实施风险进行防控,让海南离岛免税经济在法治的轨道上稳健发展。
其他文献
靶向药物在胃肠间质瘤(GIST)治疗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而且有望使GIST逐步进入“慢性病”范畴。然而,靶向药物常以固定剂量给药,药动学个体差异大,导致部分患者耐药或疾病进展,而部分患者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研究表明,GIST靶向治疗药物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相关,可通过治疗药物监测(TDM)优化剂量调整。因此,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和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委会于2
期刊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第13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征得信息主体的同意,第14条第1款规定信息主体的同意以知情为前提。我国通过立法认可知情同意规则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中的重要地位。知情同意规则平衡个人信息的保护与利用,被认为是个人信息保护领域中的帝王规则,也是信息主体自主作出决定,对其个人信息进行支配的表现。知情同意规则在实践中通常是以信息业者与信息主体之间签订的隐私
学位
在买卖合同中,适用减价规则的请求权依据仅见于《民法典》合同部分第582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案)》第17条。作为一个较重要的违约救济方式,其规定相对简单、笼统。由于立法缺失以及一定的法律漏洞,在实务适用上做法不一,由此引发了需探讨的问题:减价应具备何种法律性质;减价应当如何适用;在计算减价范围应采取何种方法以及以何时为计算起始点;减价能否与损害赔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全面推进农业改革,深入推动农村土地制度的统筹改革。2019年全国人大在总结试点经验、吸收改革成果、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对《土地管理法》进行修改。本次修改从立法层面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提供了依据,一方面既能够解决城市土地供地紧缺的情况,另一方面又能够贯彻落实我国乡村振兴政策,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但遗憾的是,在该法的修改与实施过程中均未对土地入
学位
企业是重要的经济增长主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新时代经济发展迅猛,越来越凸显出企业的重要性。然而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合规意识和合规管理出现了比较多的违法犯罪现象,而犯罪后企业所面临的刑罚及由此带来的负效应容易使企业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害,甚至可能走向破产的境地,而这最终损害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加之我国刑事诉讼法缺乏针对企业刑事案件的特别程序,涉罪企业一旦被立
学位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在工作场所以外的地方办公越来越多,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远程工作方式被大范围推广使用。远程工作作为一种非典型工作方式,带来的好处显然是毋庸置疑的。首先远程工作方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者通勤问题,减轻了交通压力。其次使得一些弱势群体能够找到工作,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能够使劳动者兼顾家庭和工作,减轻了劳动者的生活负担。最后劳动者足不出
学位
失信被执行人惩戒机制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解决目前执行难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己经初步建惩戒制度,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中国地大物博,地区差异大,失信被执行人惩戒机制的建设任重而道远。所以,研究失信被执行人惩戒机制是实践中的迫切需要。在选题后,笔者对域外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以后,再根据我国情况撰写了本文。本篇论文从失信被执行人惩戒机制的概述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失信者惩罚机制
学位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以及随后的政府救助行动,使人们深切意识到了“大而不能倒”原则的弊端,并开始着力构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围栏。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提出了一种针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处置机制,并最终演化发展为了如今的“生前遗嘱”(Living Wills)制度。在制度发展过程中,国际社会逐渐对“生前遗嘱”制度的基本架构形成一定的共识,并在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布的《金融机构高效处置机制的关
学位
社会服务令在英美法系国家,一般是作为监禁刑的替代措施,主要用于惩罚轻罪之人。域外国家或者地区关于轻罪的惩罚,在我国则多被纳入行政违法的范畴。因此,行政处罚中可借鉴此制度,将社会服务令作为行政处罚的替代性措施适用于违法行为人。在行政处罚中引入此种兼具处罚与教育作用的制度,也是对柔性执法方式的一种补充,与警告、罚款、拘留等刚性处罚手段而言,其既能达到行政处罚目的,又能取得更加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基于此
学位
人工智能技术已然成为现代全球科技中最前沿的部分,其迅猛的应用趋向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举动变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皆在大力推行探索着将之引入至本国司法裁判领域内,运用智能化科技革新诉讼程序与审判机关建设之中。伴随着各种震撼的研制成果不断的产出能够发觉到使用前景将大有可为。小额诉讼作为分流数量不断攀升的大批民事案件的重要诉讼程序之一,于实务运行下遭到了搁置而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