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栅传感器动态测量方法研究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94918572317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栅传感器是本课题组发明的一种新型栅式位移传感器,正在逐步的产业化过程中。针对时栅传感器生产过程中静态标定的局限性,本文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开展了动态测量方法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符合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完善了用时间量测量空间位移的学术思想,对进一步提高时栅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并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作者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在动态测量理论和传感器的标定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分析时栅传感器自身的测量原理和动态标定原理,为进一步研究时栅传感器动态测量系统提供理论依据。(2)进行时栅传感器动态测量系统设计,针对时栅传感器信号特点设计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仪用放大电路、带通滤波电路、非线性放大电路和波形转换电路,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串行通信模块和上位机模块。(3)以动态测量系统误差分离和修正理论为依据,确定时栅动态测量系统的误差分离模型和补偿方法,并运用相应的数据软件实现误差的分离和补偿。针对上位机开发过程中数据处理困难的问题,运用动态链接库的混合编程方法实现上位机调用数学软件中相应函数处理误差数据。(4)对动态测量系统的进行原理性实验研究,完成实验装置的设计、安装和调试。运用动态测量系统对两种不同原理的时栅角位移传感器进行稳定性测试和动态标定。(5)对所设计的动态测量系统误差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各种误差的产生机理,确定某些误差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在动态测量理论、误差理论和传感器标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栅自身标定特点,设计了时栅传感器动态测量系统,确定了误差分离模型和补偿方法,对课题所研究的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和误差分析。在高精度时栅传感器研发工作的迫切要求下,设计出的时栅动态测量系统对时栅传感器的产品化和市场化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私域流量火爆背后,是互联网平台公司从争夺流量到留住流量的思维转变,看起来很性感,现实很骨感,甚至略微有些狼狈。$$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大家普遍认为,互联网进
报纸
坛主小传>>>$$ 马渭源,明史专家,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编审。著有《大明帝国:从南京到北京》等著作。在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百科探秘》、南京电视台《金陵往事》、江苏电
报纸
教育观念转变是我国课程改革计划中重要的一环,教育观念能够主导教师的行为,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教师培训中有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十分重要。教育观念系
介纠了上海市某酒店集中空调系统节能改造的情况,并对其节能效益进行监测及分析。监测结果表明,节能改造后,该集中空调系统的年节电率达到20%以上。
<正> 为给省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和个体工商业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四川省设协建议市、地设协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逐步形成为这些企业的服务体系。服务工作的内容: 1.面向
拼合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石制品拼合研究最早可以上溯到十九世纪。目前,拼合研究在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已经很普遍了。拼合成功率是拼合研究中最常用到的一个概念,它是遗址拼
报纸
为了提升作为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知识型员工的绩效,必需关注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同时,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一直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难题,知识型员工较强的创造性、独立
随着无线数据业务的高速发展,智能终端的普及,3G用户的持续增长,CDMA2000网络800M频段容量瓶颈逐渐显现,在LTE尚未商用的情况下,电信运营商纷纷采用WIFI作为无线高速数据业务的重
"烧山火、透天凉"首载于《金针赋》,其手法操作技术的关键是"紧按""紧提"。并与得气、基础针感、指力等相关问题有关。首次提出"按留针法"及在"烧山火、透天凉"手法中的应用
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较为枯燥无味,且会遏制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力。鉴于声乐教学的特殊性与新课改活动的要求,我们需要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互动教学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