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材中故事文类的态度资源分析──以牛津上海版为例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e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根据目前对于国内高中生英语阅读的研究,学生在阅读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只看到文章的字面意思,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隐含意义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语篇意识的缺乏。   评价理论是语篇语义层面对语言人际意义的研究。态度系统为评价系统的中心系统。研究语篇中的态度资源有助于揭示语篇中作者的态度,发现文章的隐含意义。评价理论在阅读教学上的应用在国内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方面已经有了相关研究。但是国内对于中学阅读教学的研究主要关注课堂实践,很少有理论支撑。   故事文类在所有文化中是应用最为广泛且最受重视的文类。在英语教材中故事文类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正是通过人际意义我们看到故事的吸引力。把评价理论应用于故事文类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充分地理解文章。   本文以上海市大部分高中使用的教材《高中牛津英语(上海版)》作为语料,对其进行总体分析后,从中选取三篇不同故事文类的阅读语篇,对其态度资源进行分析,并揭示其主旨大意、隐含意义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通过分析发现三个文类的共同点在于都有大量的情感和鉴赏资源,而缺少判断资源,这种现象可以归因于文类目的的不同。同时态度系统和文类理论的相互作用在故事文类分析中得到了体现:三个文类的语篇态度资源在不同文类阶段的分布可以解释其目的的不同; 态度资源的分析可以揭示出文章的隐含意义,而文类阶段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理清文章的大意,看到写作目的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故事文类中态度资源的分析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我们希望本文会在学生对语篇的深层次理解和教师对语篇的系统性讲解上起到重要作用,为之前大量的以实践经验为主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学位
在基于计算机媒介交际的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在社交和情感方面自我映射的能力被称为社会临场感。社会临场感是检验网络学习环境中社会性互动的核心概念,近年来被许多研究者和教育
幽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它可以营造愉快氛围、改善人际关系、释放紧张压力。正是由于幽默的普遍存在,许多学者们开始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对其进
学位
近年来各种相关数据显示,日本的国民间收入差距正在扩大,例如日本的基尼系数从1990年的0.4334上升到2010年的0.5263。   另外,根据其调查从1992年到2009年间日本全国家庭的平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交流历史。唐代,随着9世纪唐日贸易的兴起,中日交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这是东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大变化。回顾9世纪中日官方交流,当83
学位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美国马克思主义文学和文化批评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1931-)在吸收和批判格奥尔格·黑格尔(1770-1831)、卡尔·马克思(1818-1883)、西奥多·阿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