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微波辅助萃取川芎中内酯成分的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h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是我国几千年来治病救人的物质基础。当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针对传统方法所面临的萃取效率低、耗时长、溶剂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本研究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MAE),以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N,N-二甲基-N-(2-(2-羟基乙氧基))丙酸铵(DMHEEAP)和N,N-二甲基(腈乙基)丙酸铵(DMCEAP)3种离子液体为萃取剂,对川芎中洋川芎内酯Ⅰ、洋川芎内酯H和藁本内酯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系统考察了系统温度、萃取时间、固液比和原药粒度等主要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手段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以[Bmim][NTf2]为例比较了MAE和传统溶剂回流萃取法(SRE)的萃取率,并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川芎样品的母体形貌进行了研究;对3种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以及反萃回收进行了初步探索。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温度是影响萃取效率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系统温度的升高,萃取效率也随之提高,其中对[Bmim][NTf2]的影响尤为显著,而DMHEEAP和DMCEAP的萃取效率随系统温度的变化相对平稳;[Bmim][NTf2]、DMHEEAP和DMCEAP的萃取反应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分别在1 min、1 min、5 min内达到平衡,值得注意的是,采用DMHEEAP和DMCEAP为溶剂时,萃取时间的延长不利藁本内酯的萃取;在所选的固液比和粒度范围内,改变萃取的固液比和样品粒度对萃取效率没有显著影响;[Bmim][NTf2]在3次循环利用中萃取效率几乎没有改变,DMCEAP经过3次循环利用萃取效率有所下降,而DMHEEAP的萃取效率下降幅度较大,以上结果是由川芎中的物质在离子液体中溶解,使离子液体粘度等性质改变,而导致萃取效率下降;经过水和正己烷的反萃,[Bmim][NTf2]中洋川芎内酯Ⅰ、洋川芎内酯H和藁本内酯的含量分别下降到反萃前的15.8%、21.3%和23.4%;而经过正己烷反萃的DMHEEAP和DMCEAP中洋川芎内酯Ⅰ、洋川芎内酯H的含量几乎没有下降,藁本内酯的含量分别下降为反萃前的39.7%和54.7%。水和正己烷分别反萃出离子液体中的极性较强和极性较弱的物质,说明通过反萃溶剂的选择,可以达到特定极性物质在离子液体中富集的目的;与SRE相比,MAE对藁本内酯萃取效率明显提高,可达46%,通过上述研究不难发现,MAE具有耗时短、效率高、溶剂用量小、离子液体可回收再用等优点,是一种高效、安全、绿色的萃取方法。该方法有望应用于天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其他文献
从2G到3G、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代表了用户不断提升的需求。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进程加快,智能手机普及已是大势所趋,在这股普及化大浪潮中,价格亲民的千元智能机无疑是主流
铝合金牺牲阳极广泛应用于各类船舶、采油平台等海洋基础设施的腐蚀防护。目前国内外在牺牲阳极研究工作中主要采用改变合金元素含量或冶炼工艺的方法,然而关于杂质元素含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掀起了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以“强强联合”为特征的新一轮全球性并购浪潮。然而,狂热背后是一道冰凉的风景,“尽管收
目的:研究固体药物制剂的体外溶出度的评价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方法:用相似因子法,对同一品种不同处方的三批试验药品进行体外溶出度试验结果进行评价,用相似等效限法计算出
《百年孤独》自问世以来,就留给读者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百年,缘何孤独?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另辟蹊径,从爱情的角度出发,来探讨《百年
战略性薪酬管理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其无论在激励员工积极性,还是节约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效能作用。我国企业的
<正>要想成大事,天时地利人和三点都不能缺。对于科技创新,天时更是异常重要,最近几年AI的崛起就是明证。事实上,上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就开始了对人工智能的探索,但当时受制
企业预算工具在西方国家的应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正式应用也有20年左右的历史。无论在西方还是我国,预算管理长期居于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核心地位。然而近年来,预
氟橡胶(FKM)是一种新型特种合成橡胶,具有比普通橡胶更优异的耐高温、耐化学腐蚀、耐油、耐老化等性能,但氟橡胶不良的加工性能、耐低温性能以及昂贵的价格严重制约着其发展
德勤(DTT)2010年末发布报告指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交易数量看,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的海外并购交易出现爆发式增长,交易总额达34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