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分散铁微片/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性能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uwend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性粉体的形貌通常近似球形,由于Snoek极限限制极易在高频段使粉体的饱和磁化强度、磁导率急剧下降,从而影响其电磁波吸收性能。通过对粉体的片状化改变,可以有效减弱磁导率在高频段的下降趋势。本文通过水热法并结合氢气热还原法制备了电磁波吸收性能优异的单分散性的铁微片/二硫化钼复合材料。主要研究内容有:1、探讨了单分散铁微片的水热制备技术与氢气热还原条件。首先通过水热法制备了形貌均匀的微米级单分散氧化铁微片,并通过调整钡盐的加入量以及聚乙二醇与水混合溶剂的比例,研究了二者对氧化铁物相及形貌的影响。然后以氢气热还原的方法制备了单分散铁微片,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产物结构、形貌以及电磁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氧化铁微片的结构随着氢气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逐渐出现孔洞、坍塌现象。电磁参数测试结果显示,单分散铁微片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最低反射率达到-30 d B,匹配厚度为2 mm时,在8.2-12.1 GHz频段反射率小于-10 d B,有效吸收带宽达-3.9 GHz。2、引入Mo S2与氧化铁微片复合,再通过高温氢气热还原得到了单分散多孔铁微片/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聚乙二醇(PEG-40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两种表面活性剂对复合材料结构和电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SDBS辅助合成多孔铁微片/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具有更均匀的形貌和优异的电磁性能。结构表征显示,纳米级片状二硫化钼较为均匀生长于呈单分散状态多孔铁微片表面,形成多孔铁微片/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电磁参数测试表明,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与多孔铁微片相比有了明显提升。在匹配厚度为2 mm时材料的最低反射率达到-34 d B,有效吸收带宽覆盖了9.0-13.1 GHz频段。3、采用低温氢气还原法制备了保形性更好的单分散铁微片/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结果显示,经过低温氢气还原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保形性,片状二硫化钼均匀生长在微米级铁微片上,并且随着钼酸钠加入量的增加,片状二硫化钼生长为絮状,使铁微片出现团聚。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组分的铁微片,二硫化钼的加入可以改善其电磁性能。钼源含量0.2 g且复合材料匹配厚度为2 mm时,有效吸收可以覆盖11.2~16.0 GHz的频率范围,最低反射率达-37 d B。本文首次引入二硫化钼在单分散铁微片上生长得到了电磁性能优异的单分散铁微片/二硫化钼复合材料,为质轻高效电磁损耗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波利亚说:“中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解题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的一种基本的实践活动。如何提高的学生解题能力,是许多教师、学者都比较关注的问题。解题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受年龄等因素的限制,学生思维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这就需要在解题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知特点,设置最近发展区,寻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回归问题本质,这样学生才容易
1995年,K.Matyjaszewski等人提出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TransferRadical年,K.Matyjaszewski)则是活性聚合史上最简便的一种活性聚合技术。作为一价铜配合物催化剂,目前国内
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作为一种新材料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被合成出来,但是一直到现在都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本论文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PEG为大分子引发剂合成了PEDO
水稻矮化育种使稻米产量取得了突破性增长以来,水稻矮生性的遗传研究和新矮源的发掘、鉴定受到了稻作研究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所在课题组以前通过组织培养方式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成功筛选出了株-1S的矮秆突变体SV1S和SV14S。鉴定结果表明SV1S和SV14S是矮化了的温敏核不育系,具有优良的温敏不育特性,配合力强,杂种优势明显,能明显降低植株高度,增强抗倒伏的能力,是一种具有较广的推广价值的新型矮源材料
期刊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APC)由于具有高比强、高比模、耐高温和耐腐蚀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电子信息等领域。作为一种常见的APC树脂基体,双马来酰亚胺(BMI)因为其
《司马迁发愤写》一文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类文本,主要从少年励志、父亲嘱托、牢狱受辱等几个维度描写了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的心路历程,刻画了司马迁忍
7月9日,《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亮相国博,众多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雕塑等艺术珍品引来各方关注.rn11点49分,CCTV在播出意大利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报道时,将米开朗基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创新是促进教学成效提升的源动力,广大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深入分析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紧盯薄弱环节优化教学,以创新的理念、新颖的模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推动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  一、针对“课堂学习准备不足”现象,前置环节发挥预习的奠基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重视预习环节的作用,学生在课堂学习环节对相关内容不够熟悉,甚至连基础知识都没有完全掌
论文的前言部分对上转换的机理、上转换荧光性能的研究方法、上转换材料的合成技术、上转换荧光性能的研究进展以及上转换材料的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