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球盖菇是一种草腐菌,有改善人体多种疾病、降低胆固醇、缓解精神压力、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助消食等多种功效。为能够充分利用高原地区有限的耕地和高原特色资源,实现高寒地区大球盖菇的周年生产和反季节上市,探索高寒地区人工栽培大球盖菇时产量低、生长周期长的技术瓶颈问题和一些农艺措施影响高寒高海拔地区日光温室栽培大球盖菇生长的相关土壤生态的作用机制,完善大球盖菇温室栽培技术,本文以采自甘南藏族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球盖菇是一种草腐菌,有改善人体多种疾病、降低胆固醇、缓解精神压力、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助消食等多种功效。为能够充分利用高原地区有限的耕地和高原特色资源,实现高寒地区大球盖菇的周年生产和反季节上市,探索高寒地区人工栽培大球盖菇时产量低、生长周期长的技术瓶颈问题和一些农艺措施影响高寒高海拔地区日光温室栽培大球盖菇生长的相关土壤生态的作用机制,完善大球盖菇温室栽培技术,本文以采自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当周沟草原野生大球盖菇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法和实验室仪器指标测定法,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不同拌种剂拌种、不同农作方式等农艺措施对日光温室大球盖菇生长、品质及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试验中4个不同栽培基质配方较CK而言,均能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也能够间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等的含量,并且间接提高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真菌的数量。尤其栽培基质配方为20%青稞秸秆+60%玉米秸秆+18%麸皮+2%石灰时,大球盖菇的菌帽最厚最大、菌柄最粗最长、单株鲜重和干重均最重、产量最高,并且对土壤微生物也有显著的影响,加之后期栽培基质的大量分解间接的增加了土壤中N、P、K及有机质的含量,为后期大球盖菇的有性生长积累了丰富的营养,同时也为微生物放线菌和细菌的繁殖提供了更多的营养而大量繁殖,因此可以提高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大球盖菇的产量。(2)试验所设的5个拌种剂拌种时均能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也能够间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等的含量,并且间接提高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真菌的数量,同时大球盖菇子实体中多糖含量、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灰分和粗纤维的含量有所降低。当用10 g赤霉素+10 g生长素+50 g草木灰拌种栽培种时,其子实体出现时间最短、菌帽最厚最大、菌柄最粗最长、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小区产量都最高,在大球盖菇的品质方面,多糖含量、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较高,而CK的大球盖菇子实体多糖含量、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较低,而灰分含量和粗纤维含量较高,品质较差。不但如此,用不同配方的植物激素拌种后,还可以间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N素、P素、K素含量和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的数量,而降低了与大球盖菇竞争营养的真菌的数量,本研究为解决甘南高原大球盖菇人工栽培造成的产量低且不稳定这一技术瓶颈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甘南高原日光温室大球盖菇的高产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持。(3)大球盖菇不同农作方式能够缩短大球盖菇无性生长的时间,且在大球盖菇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末期,其菌帽厚度、菌帽直径、菌柄长、菌柄直径、单株鲜重等有性生长指标大小的顺序均为:连作3茬>连作2茬>轮作1茬>CK;多糖含量、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其顺序为:连作3茬>连作2茬>轮作1茬>CK;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钾、土壤含水量总体上表现为:连作3茬>连作2茬>轮作1茬>CK。并且发现在大球盖菇生长发育期内,仅处理内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但处理间变化波动不显著。
其他文献
类猪圆环病毒P1(Porcine Circovirus-like Virus P1)是我们从临床疑似感染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病猪的血清中检测到的,P1是环状、单股DNA病毒,全长648个核苷酸,是目前已知的基因组最小的动物病毒,与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随着我国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水电在我国电力供应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西藏地区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居全国第二,目前已建成水电站400余座,但由于西藏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地质活动频繁,一旦因地震引起溃坝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研究大坝对地震振动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分析法作为地震振动信号的主要分析方法,采用MATLAB、ABAQUS等辅助软件为计算工具,从共
本研究以西藏分布的肋果沙棘(Hipopophae neurocarpa)、云南沙棘(H.rhamnoides subsp.yunnanensis)、江孜沙棘(H.gyantsensis)两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沙棘属植物的生长及光合特性差异;利用盆栽控水试验模拟干旱环境,通过比较3种沙棘属植物的光合指标、叶绿素荧光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生长指标,系统研究3种沙棘属植物光合生理及生长对水分变化的
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对人类的心血管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含有的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等物质是银杏叶药物制剂质量控制检测的主要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吸收特性而能够在植物中充当紫外线过滤器,因此适当的UV-B辐射能够促进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本研究以银杏实生苗为主要试验材料,分别对其进行低剂量与高剂量的UV-B辐射处理,发现两处理组下银杏叶中黄酮醇的含量均显著增加;进一步通过生理学、分子生物学
在土石坝数值分析中,存在对仿真模型无限域或半无限域边界条件的简化和截取计算范围的问题,通常采取的办法是人为的截取一定范围宽度的地基边界将无限域变成有限域。模拟无限地基“辐射阻尼”效应,使外行地震波在边界上透射和向远域地基中扩散,降低或消除由于模型截断边界对外行地震波反射而提升结构动力响应水平的影响。西藏属于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该区域气候寒冷、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因而在海拔4000m以上的地区冻融作
低温、干旱和高盐等逆境胁迫,不仅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利,而且对植物的渗透调节等也有影响,严重时导致植物死亡。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应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机制,以保护植物自身不受伤害。CBF(C-repeat binding factor)是一类与逆境胁迫应激相关的转录因子,能够识别并结合各种逆境胁迫应激相关基因COR(cold-regulated)启动子区域中的CTR/DRE(C-rep
黄精位列药食同源目录,属于百合科的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青稞属于青藏高原特有的农作物,是当地牧民的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本研究优化黄精多糖提取工艺,并进行优化青稞制麦工艺的研究,得到高品质的青稞麦芽,将青稞麦芽添加到黄精多糖提取液中进行糖化,得到富含黄精多糖的青稞麦芽汁,通过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料液比调整黄精啤酒发酵工艺,最终得到风味独特,营养健康的黄精啤酒,为黄精和青稞的深加工提供基
大麦具有生育期短、生态适应性强和抗旱抗寒性较强等特点,主要分布于温带气候地区,是世界第四大禾谷类作物。大麦白粉病是由布氏白粉菌大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hordei,Bgh)侵染引起的气传叶部病害,病原菌群体中存在丰富的生理小种变异。近年来白粉病在西藏等地区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本研究中(I)对112个采自不同地区的大麦白粉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及毒性谱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地区
神农香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var.aromaticum)是一种珍稀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在药用性和观赏性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在园林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MYB转录因子家族庞大并且功能丰富,在众多生物学进程中都占据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成功克隆的神农香菊CiMYB61基因和已构建的CiMYB61过表达载体的基础上,为全面研究丰富神农香菊CiMYB61基因的功能
流感病毒是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之一,流感的不断暴发对人类健康和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危害及损失。流感病毒在宿主体内的复制过程是一个病毒与宿主相互博弈的过程,病毒的复制过程需要宿主蛋白的协助,而机体为了对抗病毒的入侵也衍生出多种机制。流感病毒基因组的转录和复制是以病毒核糖核蛋白复合物(vRNP)作为基本单位进行的,而这一过程需要依赖宿主蛋白的参与。因此,研究宿主蛋白与流感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进一步阐述其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