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基本目标,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也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评价性反映。本文试图从制度的角度,从分析正义的内涵开始,探讨制度正义的涵义、原则及其内容,以及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如何处理当前社会存在的正义问题。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正义的理论。主要论述正义的涵义、正义观和正义原则。正义的涵义多种多样,但其实是相同或相近,即“给每个人他所应得的”。不同时代的人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对正义内涵进行解释和论证,形成了不同的正义观,这些不同的正义观有:强力正义观、功利正义论、契约正义论、自然正义论、天道正义论。不同的正义观形成不同的正义原则,而“生存—自由—平等”原则作为普遍性正义原则可能更为恰当。 第二部分是制度正义。主要论述了制度正义的涵义和内容。制度正义指规范化、定型化了的正式行为方式和交往关系结构的公正性。制度正义既是制度的公正,又是正义的制度化。制度正义包括经济制度的正义、政治制度的正义和司法制度的正义。经济制度的正义包括分配正义、交换正义和矫正的正义;政治制度的正义是权力的合法性、宪政和民主;司法制度的正义是司法独立、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 第三部分是对当前我国社会正义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当前我国社会正义问题突出表现为“三农”问题、腐败与寻租问题、分配差距问题和司法公正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制度正义有着直接的关系。“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三农”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三农”问题与制度的公平和制度的保障有关。分配差距问题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扩大,分配差距开始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分配差距问题与制度对分配领域内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调节不力有关。腐败与寻租问题是指利用公共职权谋取个人私利,即以权谋私,腐败和寻租的出现,与行政权力介入市场、有关。司法公正问题主要是司法权受到行政权和党的干扰以及司法体系内部问题影响,导致司法不公甚至司法腐败。腐败与寻租问题和司法不公问题与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紧密相关。因此,必须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体制和制度,加快我国的政治、经济、司法等各项制度的建设,创新、实现制度正义,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