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诗的对话——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思想比较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ping0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是奠定中国纯艺术精神最重要的思想家,海德格尔是对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和诗学影响最大的哲学家。在全面“全球化”的语境下,在“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努力中,对他们的诗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相对于其重要性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本文试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取“价值现象学”的立场,主要运用比较诗学中的“跨文化对话”方法,对海德格尔诗学与庄子诗学思想之间的事实联系和学理联系、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行系统的清理和深入的比较。这种系统清理和比较在大陆学界尚属首次。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探索得出了以下结论:  1.海德格尔不仅同庄子一样都是精神个性独特鲜明、思辨能力与诗人气质奇妙结合、终极关怀与现实关注同样深切的伟大的“诗人思者”而且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始终与中国道家精神和禅宗思想保持着直接而深入的交流与对话,并一直“把庄子作为测度自身的一个重要范型”,从而使得他的诗学思想与庄子诗学思想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某种“前定的和谐”。  2.海德格尔诗学与庄子诗学思想不仅在总体思维模式、基本理论框架、基本概念系统和主要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某些本质的一致或相通(这种一致或相通甚至让海德格尔本人都感到过吃惊),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实实在在的事实联系或学理联系,所有这些“联系”、“一致”或“相通”都清楚地表明:庄子诗学思想是海德格尔诗学的一个重要的“秘密来源”。  3.由于中西文化的异质性所带来的文化隔膜,再加之学术理念、学术个性的不同,海德格尔对庄子诗学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明显的“文化误读”(譬如,用《庄子·达生》篇“梓庆为鐻”的故事去批评美学研究中“质料内容二分”的思维模式等等),海德格尔诗学与庄子诗学思想之间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但由于二者之间客观存在着的真实的事实联系与可能的学理联系,以及在根本的思维方式、总体的理论路向、主要的运思方法和基本的言说方式等方面的一致或接近,这些差别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成为足以阻碍海德格尔与庄子进行有效交流的鸿沟;反倒成了引发新鲜对话、产生新鲜思考的“解释学的距离”。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更加自觉地意识到:虽然由于自然的、种族的、社会的、历史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各种文明文化都不可避免地具有自身的民族性和相互之间的异质性,正是这些导致了文化隔膜、文化误读和文化冲突的产生;但大体相同的“人性”、大体相同的“生存境遇”、大体相同的“人生追求”等因素,又使得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确可能存在“共同美感”或“共同诗(文)心”,这又决定了不同文明文化之间进行“生产性对话”和达成“历史性视域融合”的可能。  本论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海德格尔诗学与中国道家精神的事实联系”,主要通过对海德格尔本人的著作、演讲稿、访谈录、书信及其学生朋友的回忆材料、学术传记等“文本资料考辨”表明:海德格尔不仅在其思想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术和人生出现重大挫折的艰难时期以及思想的最后总结深化时期,都与中国的道家和禅宗思想有过直接而深入的交流与对话,因此,海德格尔诗学与中国道家精神之间存在着广泛而真实的事实联系。  第二章“海德格尔诗学与庄子诗学思想的学理联系”,主要通过对海德格尔诗学和庄子诗学思想间的“文本比较分析”表明:海德格尔诗学中不仅至少有三处明确引用了庄子诗学思想,而且二者在总体思维模式、基本理论框架、基本概念系统和主要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学理联系,都呈现出了某些本质的相似和一致,从而使我们完全有理由作出一个大胆的推断:庄子诗学思想是海德格尔诗学的一个重要的“秘密来源”。  第三章“海德格尔诗学概要”,主要通过对海德格尔诗学著作的“文本细读”,围绕“存在之思”、“道说之言”、“诗意栖居”三个基本维度,系统地清理海德格尔诗学的理论体系:它从对于人作为“此在”、“此在”作为“在世界中存在”、“日常此在”以及“本真存在”作为一种可能的“诗性存在”的“存在之思”出发,经由“语言”作为“自身言说”、“寂静之音”、“道路”、“存在之家”和“世界四元游戏”—元素的“语言之路”,最后通达人的“诗意栖居”之境——“诗意栖居”源自人类无家可归的“掉底”状态,并从而与“存在之真理”、与“艺术”、与“诗”、与“诗人”和“思者”紧密相关:“真理”乃“存在之显现”;“艺术”乃“真理之自行设置入作品”;“诗”乃“神圣存在的词语性创建”;在“贫困时代”里,“诗人(艺术家)”被置身于“天”与“地”之间,向“终有—死者”传达“诸神”存在的讯息;“诗人思者”的使命就在于通过“思与诗的对话”,为人类寻找“追忆”和“重返”精神故园的依稀踪迹。  第四章“庄子诗学思想述略”,主要通过对现存三十三篇的《庄子》的“文本细读”,围绕“本然之思”、“大道之言”、“诗化人生”三大板块,系统清理和阐释庄子诗学思想的基本框架:它从对于充满太多“悲恸”、“无奈”、“生存重负”的“荒诞人生”和与“体道智慧”相联系的可能的“自在人生”的“本然之思”出发,经由对各种“人言”的分辨、对“天地之言”的聆听、对“大道之言”的感领,最后通达逍遥无待的“诗化人生”之境——种植根于“无用之用”的确认,借助于“无为而观”的手段,通过“乘道德而浮游”的体验而通达的理想人生境界。这种境界的通达需要一种虚静空明的审美心胸,一颗纯净清澈的诗心文心,并因此而与艺术、审美有了关系。不过,出于对“道”和“体道”的强调,庄子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自然天成之“大美”和不断超越的“技——艺——道”的精进之途。  第五章“海德格尔诗学与庄子诗学思想对话”,主要从宏观上对二者的异同作一简单比较,以期与一、二章的“微观”比较相得益彰。我们认为,其相同点有四:都认为文艺在本质上是“神圣自然之馈赠”;都采用了“思——语言——诗”的理论路向;都主要运用“去蔽”的方法;都采用了“对话·复调·道路”的言说方式。其不同点有四:在起点上,庄子“非文”而海德格尔“尚诗”;在终点上,庄子是“乘道德而浮游”而海德格尔是“诗意地栖居”;在“道路”上,庄子是“言由道生”而海德格尔是“道在言中”;在形式上,庄子是各种思想间的“尖锐论战”而海德格尔是思想内部的“亲密争执”。
其他文献
针对电站大口径厚壁无缝管典型用钢T/P91(10Cr9Mo1VNb),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采集了T/P91耐热钢的高温流动应力-应变曲线。以Avrami方程为基础,结合单项热压缩实验发生
秦修平1973年生于山东省招远市1995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美术系200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3年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艺术学博士学位,师从周
整个现代汉语的搭配系统是由正常搭配和超常搭配构成的。超常搭配是一种灵活多变的具有特别修辞效果的变异性表达手段,超常搭配的艺术价值在于它给言语表达者提供了突破与创新
本文探讨了电信业务在成本测算过程中,对完全分配成本法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6月29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
“城乡交叉地带”是路遥创作的敏感区,是他表现生活的独特审美视角。从农村走入城市的生活经历以及作家对文学艺术、社会人生的独特看法使他捕捉到“城乡交叉地带”这个广阔的
通过对中国稻米质量标准中有关垩白、黄粒米指标和稻米食味感官评分评价员筛选方法的验证试验,提出了重新设置稻米质量标准中有关垩白、黄粒米指标及建立科学的稻米食味感官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中国诗坛上出现了一股名之为“朦胧诗”的潮流。以艾青为代表的老一代诗人习惯了中国传统新诗的模式,而对这一时期出现的以北岛为代表的年轻
《文学旬刊》作为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承载着宣传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的作用。本文以前171期的《文学旬刊》为研究对象,试图理清在“为人生”的大旗之下,有哪些具体的思考和
1何为3Grn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包括卫星和陆地蜂窝系统两个方面,本文将主要讨论陆地蜂窝系统,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 @3G与目前的技术将有何区别?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