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芽孢杆菌-针铁矿-鸭跖草强化植物修复技术研究——以土壤中Cu元素为例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wang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省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最重要的矿集区之一。该区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现,已对周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进行污染土壤修复已成为金属矿区生态恢复的重要工作内容。植物修复技术以其安全、成本低、生态协调及环境美化功能等优点成为污染土壤治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但在天然条件下重金属元素耐性/超积累植物存在生物量低,修复效率低等缺点,因此寻找一条既可提高植物修复效率、又能改善土壤环境的强化植物修复途径,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论文选用从铜陵新桥矿区土壤分离的Cu耐性微生物一类芽孢杆菌(Cohnella.sp)、针铁矿及铜耐性植物鸭跖草,采用静态培养实验和盆栽实验,研究了类芽孢杆菌-针铁矿-鸭跖草联合强化植物修复技术在Cu污染土壤治理中的可行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通过研究类芽孢杆菌(Cohnella.sp)、类芽孢杆菌.针铁矿复合物吸附Cu2+前后的红外谱图,表明类芽孢杆菌的羟基、羰基和酰胺基是Cu2+的主要吸附点;类芽孢杆菌与针铁矿复合物所含的羟基官能团是Cu2+的主要吸附点。   采用静态培养实验,利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技术,分别研究类芽孢杆菌、类芽孢杆菌与针铁矿交互作用对土壤中Cu元素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类芽孢杆菌可以降低土壤溶液pH值,可交换态、有机结合态Cu的比例增加,而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Cu的比例降低,土壤重金属Cu生物有效性增加。相比类芽孢杆菌处理,类芽孢杆菌-针铁矿处理,使得可交换态Cu的量减少了降低了土壤Cu的生物有效性。   利用盆栽试验分别研究了类芽孢杆菌、针铁矿及类芽孢杆菌-针铁矿对鸭跖草根际根际土壤Cu化学形态、鸭跖草生物量及其Cu富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类芽孢杆菌增加了鸭跖草根际土壤Cu的生物有效性,提高了鸭跖草的生物量及其对Cu的富集能力;针铁矿降低了Cu的生物有效性及鸭跖草生物量,但提高了单位重量鸭跖草对Cu富集;类芽孢杆菌-针铁矿联合作用增加了鸭跖草根际土壤Cu的生物有效性,明显提高了鸭跖草的生物量及其对Cu的富集能力。在所有处理中,类芽孢杆菌-针铁矿-鸭跖草对土壤Cu的处理效果最好,类芽孢杆菌-针铁矿-鸭跖草强化植物技术可以适用于矿区Cu污染土壤。  
其他文献
琵琶是我国传统的弹拨类民族乐器,距今已近有2000多年的历史.琵琶有着独特的音响效果,音域宽广,给人以独特的美学感受,留下很多经典的琵琶曲.本文另辟蹊径,主要分析了琵琶的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地发展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变革.计算机网络对开放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给开放教育的发展前景带来了前所未有有的机
随着教育的发展的改革,高校逐渐注重政工队伍建设,随着政工队伍的组建,对政工干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工干部陈旧的思想观念已经满足不了新时期的政工工作需求,因此,在新
硫作为仅次于氮、磷和钾的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硫在植物生长调节、解毒和抗逆等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是影响植物品质的重要因素,其对植物的生长和代
本文通过盆栽实验,研究添加四种有机酸EDTA、柠檬酸、酒石酸、草酸对李氏禾富集土壤重金属铬的影响,以期为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我国体育院系重视相关专业的学生在田径技术教学方面的培养,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以及教学实践能力,让学生能更全面地掌握跑、跳、投等技术.但是田径教
文章基于“互联网+”和传统教学模式构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视角,提出了高职院校武术公选课混合式教学模型,并对该模型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结果的分析阐明了混合式教学
平面设计与摄影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和依存的.平面设计的诸多因素中,除文字图形 之外,影象便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摄影与平面设计由于现代高科技的使然,他们有 越来越多
不同的旅客在旅行中有不同的服务需求,研究和把握旅客在旅行途中的心理活动, 把握旅客的个性心理特点,满足旅客心理需要,是提高航空服务质量、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的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