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环境的城市绿地生态评价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_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环境作为城市居住区物理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绿地通过蒸腾作用和遮荫作用,通过光合作用降低空气中温室气体CO2的浓度分别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城市热环境。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关键。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基于热环境的城市绿地生态评价研究对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实地监测,结合遥感数据,从局地与区域尺度分析绿地分布对热环境的调节作用,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探究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特别是城市绿地对热环境的影响,分析研究城市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与绿地格局之间关系,并对绿地气候调节生态服务功能和固碳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局地尺度上,基于在上海市馨逸公寓林地、草地和非渗水地面等下垫面温湿度实测结果,夏季中,林地对热环境的调节作用明显优于草地,林地近地表温度几乎全天低于气温,温差在上午11时最高,达1.8℃,同一时刻草地温度高于气温1.5℃,非渗水地面温度高于气温2.6℃。根据人体舒适度指数,林地给人体带来的舒适感最高,在非渗水地面和草地环境达到酷热难忍时,林下环境仍较为舒适。林地的人体舒适度指数较非渗水地面和草地的最大差值分别为2.4(14时)和2.6(15时)。林地和非渗水地面的近地表微环境差异性最明显:一天中13时至次日8时林地与非渗水地面的近地表温度差异性显著(p<0.05),几乎在全天范围内林地与非渗水地面的近地表湿度差异性显著(p<0.05)。对影响热环境的环境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夜间,近地表温湿度主要受植被覆盖率影响,植被覆盖率每增加10%,近地表温度降低0.15℃,湿度增加0.93%;在日间,近地表温湿度除受日照影响外,植被覆盖率每增加10%,近地表温度降低0.063℃,湿度增加0.864%。另外,在垂直尺度上,楼宇周边绿地对建筑室外热环境的影响仅限于一层和二层,对三层、四层几乎没有影响。在秋季,绿地对热环境温度的影响体现在下午和晚间,绿地起到保温作用,一层温度高于四层,最高达1.9℃(5时)。在夏季,绿地对热环境温度的影响体现在日间,绿地起到降温作用,一层温度低于四层,最高达8.6℃(15时)。绿地对不同高度热环境的影响与其配置同样相关,在夏季灌木林地降温效果要明显好于灌木:绿地配置为灌木时一层和四层温差最高为2.2℃(16时),绿地配置为灌木林地时,一层和四层温差最高为8.6℃(15时)。2)区域尺度上,对上海市浦东新区2007年至2017年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及其地表温度的研究表明:十年间,绿地占全区面积比例从50.2%下降到30.3%,绿地总转出面积的93.6%转移为城市用地。研究区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3.3℃,其中,属于中温区的面积增加了3%,属于弱高温区和高温区的面积增加了1.1%。2007年,城市用地的热贡献度指数为94.6%,表明城市用地对热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绿地的热贡献度为4.1%,面积占比很少的水体和未利用地对热环境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2017年,城市用地的热环境贡献度达到了99.7%,对热环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绿地的热贡献度仅为0.2%。3)对于绿地的固碳生态服务功能,馨逸公寓中占总面积44.1%的绿地碳储量为378.6 Mg。地上碳储量、地下碳储量、枯落物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分别为总碳储量的1.7%、3.8%、2.6%和91.9%,林地碳储量约为草地的3.5倍,碳密度为49.8 Mg/hm~2。占浦东新区总面积7%的林地,其碳储量达1409028 Mg,为全区总碳储量的33.2%。浦东新区碳密度为10.2 Mg/hm~2。中心城区馨逸公寓住宅区碳密度接近浦东新区中碳密度最高的东海农场,显著高于浦东新区中位于外环线以内中心城区的碳密度。绿地的固碳服务功能与其分布格局、绿地配置等紧密相关。
其他文献
全波形反演方法(Full Waveform Inversion)利用地震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通过迭代更新模型参数使实际地震记录和合成记录的差值最小,得到可靠的模型参数。它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反演特点,可以给叠前时间、深度偏移提供高精度的速度场,为岩性判断和油气藏识别提供可靠的速度数据。近年来,地震勘探目标越来越复杂,对地震勘探技术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实际地球介质是各向异性的,大多数沉积岩都可
丛式井和加密调整井的井眼相碰问题是钻井中遇到的最突出问题之一。现有的各种防碰技术,大多有一定的适用条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动防碰方案大多繁琐费时,而被动防碰方案误差又太大,因此,本文提出基于邻井套管预磁化的邻井位置预测问题进行研究,预先将邻井套管在地面进行预磁化,增强其磁感应强度,增加其被动防碰的安全距离,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这使得套管周围的磁场分布规律性更加明显,提高了井下被动防碰的精度。论文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落实好乡村振兴任务是工作重中之重,需要善借他山之石,从典型案例中寻找乡村振兴的“密钥”。通过学习分析,典型有着共同的特点。把选准发力的方向作为成功的前提。要坚持从村民诉求上找方向。把好事做到群众心坎上,思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盼、解群众之所需,坚持从村民诉求中找方向。要学会从集体需求上找方向。每个村的实际情况有差异,
期刊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类健康危机。为了应对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走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道路,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目标及计划,并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环境保护税法,对污染物排放实施严格的征税标准。然而,有关“环境税政策实施后的减排效果如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如何?”此类研究尚浅。因此,本文拟采用CGE模型探究环境税政策对社会经济和能源环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世界一体化趋势也日渐明显,而与之相伴的各种交流活动更是日益频繁,进而形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伴随全球化浪潮的迅速发展,西方体育文化不断涌入中国,现代西方竞技运动项目占据主导优势,造成了传统武术逐渐被异化、边缘化,进而面临可能被西方竞技体育所替代,乃至消亡的生存危境。当前,为了紧跟全球化发展速度,弱化异域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扰与碰撞,中国传统武术需精准定位自身文化
随着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电网,电力市场逐步开放,测量单元获取的数据量快速增长,电力系统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智能、环境友好的运行控制要求也逐步提高。传统方法在此背景下面临一定的挑战,能够处理更高维数据、具有自适应学习能力、可以处理更复杂场景、能够实时在线运行等是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深度强化学习是一种新兴的人工智能方法,融合了深度学习的感知
近年来,精准扶贫已取代粗放扶贫,对不同贫困区、不同贫困户等对象实施精确扶贫工作,其中驻村帮扶工作就是精准扶贫实践之一。驻村帮扶工作真正连接了行政事业单位与贫困人口,确保了扶贫资源与贫困人口的对接,有利地开展了扶贫工作,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建设。但是,在驻村扶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仍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备、基础工作不扎实、统筹规划不合理等困境,针对此现象,本文首先分析这些困境存在的原因、现状,再提出相应地解
德州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苦咸、含氟量高,需要通过修建平原水库引调黄河水和长江水来解决城乡饮水问题。近40年来,初步建成了17座引黄引江水库。自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德州市既要全面贯彻《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又要保证城乡饮水安全工作万无一失。文章通过对德州市各县市区平原水库蓄水能力及饮水安全存在问题的探析,提出推进调水河道工程建设、修建覆盖全市水库供水管道的建议。
世界上约有一半人口以水稻为主食,包括高温、冷害、干旱、盐害等非生物胁迫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进一步影响水稻产量。培育耐逆性强的水稻品种对于粮食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水稻A20/AN1型锌指蛋白参与了非生物胁迫响应。本文主要分析了 A20/AN1型锌指蛋白ZFP173和ZFP157的生物学功能和可能参与的逆境应答机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ZFP173的结构与表达:与常规的A20/A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