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82次 | 上传用户:xinpa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与好的教育环境、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相比,如果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很难有高质量教学。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决定师生的教学态度,影响教育活动的背景、方式和最终的教育成效。不同理论指导下的师生关系有不同特性。如何认识和把握师生关系的本质与特性,历来是中外教育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师生关系展开持久的讨论,但不论是主导与主体论,还是双主体论等都没有脱离笛卡儿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因为根据主客二元相关规律推定,在同一境域中,一方是主体,另一方必然是客体,主体是活动的发出者,客体是主体加工的对象,二者具有鲜明的等级对立关系。师生关系被理解成是知识授受关系、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所以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要把师生关系统一起来既不可行也不可能。20世纪90年代末,在西方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转向及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等影响下形成的主体间性理论,使人们逐渐打开思路,走出主客二元悖论的困境。认识到“他人不是客体”,师生共同卷入并融合到教育情景之中,二者之间形成不可分割的主体间区域。本研究正是以此为背景,溯源中西师生关系的主要观点和实践效果的基本脉络,厘清师生主体间性的理论基础和以主体性为基础的师生的交互性、理解性和平等性等主体间性的本质特征,并从教学、德育和班级管理等层面论述了师生主体间性关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策略。第一章主要以中西师生关系历史发展为线索,以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和教育流派对师生关系的论述为内容,以中西不同师生关系产生的社会基础、理论依据、主要观点、实践结果及评价为逻辑框架体系,述评结合,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视角出发,反思师生关系在历史文化中积累下来的丰富的资源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概括出不同阶段师生关系局限性的具体表现。第二章主要从西方主体间性理论何以产生以及对主体间性的词源学考察的基础上,从认识论、生存伦、交往论和实践论等角度,对不同层面的主体间性理论的致思理路做了较为全面的阐释,试图对不同理论进行整合与统一。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间性思想从德性与知性维度展开批判与反思,对中西主体间性理论的异同和融合做了比较思考。以期为师生主体间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针对主客师生范式的局限性,笔者尝试从历史、学理逻辑等方面确证师生主体间性理论得以成立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必然性。在提出对象二分法、主体性二分法的基础上,论证了师生主体间性的内涵和本质特点。确立了师生主体间性范式研究的本体地位。第四章主要从理论依据、有效前提和理解媒体等方面对师生主体间性教学理解何以可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证。同时在分析师生主体间性教学特点和效能的基础上,提出师生主体间性理念建构教学效能的实践方略。第五章从德育价值取向发展史的视野和现实德育困境的表征出发,阐释师生主体间性德育的理论内涵及其合理性。从前提、保障、条件、要素、途径等方面提出师生主体间性的实践策略。第六章从一般管理理论和班级管理理论发展史的回顾与批判中,解析班级管理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并进一步分析了师生主体间性班级管理的特点、原则和策略。
其他文献
论文针对具有多变量、时滞、不确定性或模型未知的复杂非线性系统,将状态观测器理论、鲁棒控制控制理论、自适应控制理论与先进的智能技术包括神经网络和Takagi-Sugeno(T-S)
本试验主要根据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及粪便微生物、饲料养分表观利用率、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来确定早期断奶仔猪适宜的蛋
自闭症障碍儿童是社会关注度日渐提高的特殊群体。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自闭症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已成为目前特殊教育界面临的一大挑战。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都从不同
高中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新课程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DISLab)进入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是其具体的表现。本文在研究DISLab的特点基础上,以教学模式理论
节约是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概念,随着“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概念的提出与深入人心,“节约”这一传统美德再次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首先必须准确把
企业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重要内容的绩效管理,是所有企业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将有力地推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的全面发展,并将极
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其作用在于将投资风险从风险厌恶者转移到风险偏好者手中,提高每个交易者的效用。随着我国金融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企业所面临的各种
文学是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不同地区的文学负载着不同的地域文化。《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承载我国地域文化最早、最可信的文本之一。对《诗经》尤其是十五“国风”
语用失误会使交际者彼此之间产生不愉快甚至愤怒敌对的情绪,导致交际中断或失败,不能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因此,语用失误严重阻碍了人们之间的交际。语用失误的研究始于Jenny
2005年9月,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在全市范围推行,“向课堂要效率”成为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