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与剩余寿命预测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qiao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中应用最多的核心支撑部件之一,在高铁动车组齿轮箱中常用其支撑轴旋转。滚动轴承发生故障时,通常采集振动信号反映运行状态,表达故障特征信息,但传统的振动信号分析方法过于依赖数据,特征选择与提取困难。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故障诊断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振动信号,运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实现了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与剩余寿命预测,具体内容如下:(1)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试验与振动信号分析。设计并搭建了故障诊断试验台,制作了滚动轴承不同损伤位置、不同转速下的振动信号数据集,并对采集的振动信号通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法与包络分析识别了故障类型,同时运用最大相关峭度反卷积(MCKD)进行了更好的去噪,并将去噪后的信号进行经验小波变换(EWT)使其自适应滤波,获取分量实现了故障特征频率识别。(2)采用不同损伤位置和不同转速下的振动信号,运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实现了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提高了故障诊断准确率。同时研究了不同数据预处理方式、CNN模型下的故障诊断结果,表明应用归一化和全波整流的预处理方式识别效果最好;将一维的振动信号组合成二维振动图像作为输入,相比将振动信号直接作为输入更能发挥二维卷积网络处理图像特征的优势,识别准确率可达96.8%;应用改进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将一维卷积网络模型与二维卷积网络模型分别提取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后实现分类,识别准确率最高,达到99.3%,表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能够同时表达振动信号的时序特征与图像特征,适用于振动信号的故障诊断。(3)采用全周期的振动信号,运用深度学习实现了滚动轴承的剩余寿命预测及失效阶段分析。首先预测了滚动轴承的退化趋势,提取了能够表征滚动轴承退化趋势的特征指标,应用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采用单一特征和组合特征作为模型输入,预测了滚动轴承的退化趋势。结果表明组合特征效果更好,预测曲线更接近真实退化过程;其次,应用时空卷积神经网络(TCN)预测了滚动轴承的退化趋势,结果表明TCN模型相比LSTM网络模型损失函数下降更快、训练时间更短,预测趋势更接近真实情况;最后应用TCN模型实现了滚动轴承的剩余寿命预测,并采用不同时刻的振动信号作为输入,预测该时刻的振动信号所处失效阶段,结果表明应用神经网络能够识别振动信号所处的运行阶段,判断轴承所处的运行状态从而提前预防滚动轴承失效,识别准确率最高可达93%。
其他文献
根据建筑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以及投资前景,装配式建筑是当今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装配式构件的生产阶段大多为粗放式供应,由此带来构件运输与施工进度不相匹配的问题,进而导致构件在施工现场大量堆放,造成运输与存储成本的增加。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各阶段对工程信息的采集,共享较为滞后,不能实时获取信息对工程状况进行调整,进而导致计划间的冲突。建造过程中各阶段之间相互独立,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由于处于温度最高、应力最复杂、环境最恶劣的部位而被列为第一关键件,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承担着将高温燃气转化为动能为飞机提供动力的功能,是发动机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涡轮叶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稳定性,需要采用气膜孔冷却技术,航空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空气流经微孔形成气膜起到冷却和保护叶片作用;气膜孔直径小、数量多、空间角度复杂,加工质量要求高,传统的钻头钻孔、电火花加工和电化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领域内应用广泛,符合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方向。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的连接问题是目前装配式结构抗震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难点问题,采用干式连接方式将构件进行可靠连接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钢骨混凝土组合柱基节点干式连接方式,其连接模块处后期不需要绑扎钢筋及浇筑混凝土,降低施工成本。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为研究预制装配式钢骨
随着“十三五”和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环境问题依然是“十四五”的关键。反硝化深床滤池,作为解决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常规工艺出水总氮超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兼具脱氮除磷和砂滤功能。本试验中反硝化深床滤池采用了一种新型气水分布系统,可直接承托滤料,降低了滤池的基建成本,气水分布均匀,降低了运行能耗。本文以高效沉淀池出水作为中试原水,重点考察自主研发的反硝化深床滤池处理市政污水效能,探究该滤池的影响因素的主
在当前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形势下,再生水作为“第二水源”,将其合理回用,可减少水环境再次污染的同时也可缓解水资源紧缺,具有社会、经济、环境三重效益。随着再生水不断地推广应用,其中的某些有害污染物在回用过程中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一定的潜在危害。为保障再生水在回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评价回用过程中各类风险因子对人体和生态的潜在危害和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便为当地再生水回用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机动化程度的日益加重,居民出行的个性化发展越来越快,直接表现为出行需求的急剧增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剧增带来的交通压力前所未有,交通供给难以支撑现代出行需求的窘境日益突出,带来了交通拥堵、出行安全、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降低人们出行满意度,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研究城市路网交通拥堵特性,实施区域交叉口的协调控制,对缓解城市路网的交通拥堵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工程价值。
从绿色建筑到健康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营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起初,人工环境学只将热湿环境、空气品质作为营造热舒适环境的主要研究对象,近几年,光环境、声环境等极易被忽视的环境因素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遗憾的是,目前已有研究多是从环境变化的角度,即工况或场景设置角度对环境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进行主观评价,且相关标准只是从建筑性能方面规定了必须得到控制的项和用以评分的项,并未根据建筑使用者的客观生理指标作
我国幅员辽阔,各种地形错综分布,地质构造复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建设工程也在不断增多,而地质环境对工程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为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以后的使用安全,同时降低工程建设的开发成本,需要在工程开始前进行合理规划,从多个视角对地质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对此可借助三维可视化模型再现三维地质信息,准确地获取信息并分析预见问题,以达到对工程直观有效地规划设计。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
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当今许多建筑物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的结构部件之一,在建筑室内出现火灾时,水平布置的楼板最容易受到大范围的火灾作用而出现较为严重的损伤,组成楼板的钢筋与混凝土遭受火灾作用时及火灾后,二者的材料性能必然会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对楼板的承载能力必定会造成一定的削弱,对楼板的安全使用势必会产生影响。建筑物在遭受火灾作用时,由于存在受热的不均匀性,结构的损伤与破坏也是在局部发生的,直接对其进行拆除
限量供油润滑(Limited Lubricant Supply,LLS)使用有限量的润滑油对润滑点进行润滑,使零部件工作在降磨减摩最佳润滑区域,降低搅油和摩擦功耗,已成为摩擦学设计的新趋势。在限量供油润滑中,可通过表面改性控制摩擦表面润滑油的分布,从而实现润滑增效。目前常用方法包括镀层、化学涂层、表面织构等。油性剂可在摩擦表面自发形成吸附膜,改变其表面能,从而影响限量供油润滑,但该方面的研究尚未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