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眼于对俄罗斯现代音乐大师斯特拉文斯基早期代表作之一《春之祭》中“非传统节奏手法”的研究。文章在详尽地论证其节奏本体特征的同时,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专述了《春之祭》的节奏手法对中西现代音乐创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其目的在于引起业内人士对现代音乐中“节奏要素”的重视,进而为现代音乐的表演与欣赏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全文主体部分为四章: 第一章《春之祭》主题旋律、和声、配器三要素的特征 本章概要论述了《春之祭》的“主题旋律、和声、配器”三要素的本体特征。在主题旋律上,总结出了三种非传统的旋律类型:在和声上,从非传统调式音阶、非传统和声结构、非传统和声手法、非传统调性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在配器上,则在管弦乐配器室内乐化、管弦乐织体、音色特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二章《春之祭》的节奏本体特征 本章对《春之祭》的“节奏本体特征”在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在微观上,论及的非传统节奏手法有:非传统概念的常规节拍、变拍子与非周期棍合拍子、以脉动率代替节拍、运用节奏单元、附加音符等;在宏观上,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部分,剖析了《春之祭》中凸现出的两种节奏框架类型——“类型Ⅰ”与“类型Ⅱ”,并指出这两种框架对于作品高潮的多次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 节奏在《春之祭》乐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本章对节奏在《春》中的主导作用进行了探讨,涉及的议题有:节奏主题的构成、节奏主题的发展与展开、节奏结构曲式三个方面。本章最后,对《春之祭》中节奏手法运用具有“阶段性”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第四章 《春之祭》节奏的探源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创作的影响、 发展与变异 本章从“比较”的角度出发,旨在理清《春之祭》中非传统节奏手法的“来龙去脉”:首先对《春之祭》的非传统节奏手法进行了一番溯源,内容有“俄罗斯民间音乐结构的影响、欧洲早期节奏体系的影响、等节奏经文歌的影响、前辈作曲家的影响”;然后重点论述了其在西方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影响、发展与变异,议题有“突破小节限制方面、运用附加音符方面、运用节奏单元方面、宏观节奏框架布局方面、节奏对乐曲的主导作用方面”。 第五章 《春之祭》对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的影响 本章涉及的内容涵括了第四章的议题,同时论述了“与中国打击乐节奏相结合”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