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方法及树脂粘结时间对牙本质与树脂粘结强度及牙本质化学成分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㈠通过用临床两种常用的漂白方法对离体牙进行漂白,采用即刻和延迟2周粘结树脂,分别测定牙本质和树脂剪切粘结强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粘结界面超微形态,探讨漂白方法及漂白后粘结时间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为临床上漂白后牙齿进行树脂粘结修复提供理论依据。㈡通过测量牙齿外漂白后牙本质主要化学成分相对含量的变化,探讨牙齿外漂白对牙本质化学组成的影响。方法:选择32颗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牙冠完整的上下颌前磨牙,将其随机分为6组,前5组每组6颗,最后一组为2颗。A组(对照组):牙齿储存在37℃人工唾液内3w后,磨除颊面牙釉质,暴露牙本质。然后将实验牙用自凝塑料包卖,使颊面牙本质暴露并与塑料块上表面平行。牙本质表面用600#水砂纸打磨后,粘结带孔胶带限定粘结面为直径3.24mm的圆形。将直径4mm、高3mm分裂塑胶圆环用蜡固定在单面胶带上,使圆环中心与胶带上孔的中心相一致。采用ParaCem○RUniversal DC光-化学双重固化粘结系统,严格按产品说明的要求在牙本质表面粘结树脂。B组(外漂白+即刻粘结树脂):11%过氧化脲(carbamide peroxide CP)涂于牙冠颊面,6h/d,共3w。漂白间期牙齿储存于37℃人工唾液中。漂白结束后即刻粘结树脂。牙本质粘结面的制备和树脂粘结过程同A组。C组(外漂白+延迟2w粘结树脂):漂白操作同B组,牙齿漂白结束后,再储存于37℃人工唾液中2w,然后预备牙本质粘结面并粘结树脂。牙本质粘结面的制备和树脂粘结过程同A组。D组(内漂白+即刻粘结树脂):将牙齿在釉质牙骨质界下2mm去除牙根,从牙合面开髓、拔髓,根管内从根侧至釉质牙骨质界用玻璃离子粘固剂充填。髓腔用35%的胶状磷酸酸蚀,过硼酸钠(sodium perborateSP)和蒸馏水调成糊剂置于髓腔内,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暂封窝洞。每7天换药1次,共3次。实验牙在漂白过程中及漂白间期均储存于37℃人工唾液中。牙齿漂白结束后,预备牙本质粘结面并粘结树脂。牙本质粘结面的制备和树脂粘结过程同A组。E组(内漂白+延迟2w粘结树脂):牙齿漂白过程同D组,牙齿漂白结束后,再储存于37℃人工唾液中2w,然后预备牙本质粘结面并粘结树脂。牙本质粘结面的制备和树脂粘结过程同A组。牙本质与树脂粘结完成后,从每组粘结试件中随机抽取五个测试剪切粘结强度,加载速度为1.0mm/min。记录实验牙粘结面发生破坏时的瞬间力值,并计算剪切强度。使用SPSS11.5统计学分析软件对剪切强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每组试件中剩余的一个试件,从颊舌向垂直于粘结面将标本片切为两半,随机抽取一半,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观察牙本质与树脂粘结界面的超微形态并拍摄照片。F组实验牙从牙齿正中沿颊舌向片切为近远中两部分并随机分为F1组和F2组, F1组(漂白组)实验牙漂白操作同B组,F2组(对照组)实验牙在37℃人工唾液内储存3w。牙齿漂白过程结束后,在各实验牙剖面的相同部位均截取一定大小的牙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分析牙本质表面主要化学元素及相对含量。结果:⑴剪切强度测试A组18.61±3.56 MPa,B组10.74±3.03 MPa,C组17.21±3.15 MPa,D组12.10±2.64 MPa,E组16.78±2.84 MPa。A-E组试件的剪切强度值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表明五组样本均数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均数两两比较(Student-Newman-Keuls SNK-q法)显示A与B组,A与D组,B与C组, D与E组的剪切强度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与C组,A与E组,B与D组,C与E组的剪切强度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⑵粘结界面的SEM观察结果:A组粘结界面上可见大量的树脂突渗入牙本质小管内,树脂突的长度较长并且均匀。B组粘结界面上形成的树脂突稀少,树脂突的长度较短并且长短不一。C组粘结界面可见有较多的树脂突,长度均匀但较为短小。D组粘结界面上形成的树脂突稀少,长度不均匀。E组粘结界面上可见较多的树脂突,但是树脂突长度较短。⑶F组各实验牙的XPS分析:漂白组O,Ca,P的相对含量与未漂白组相比有所降低,Cl和F含量略有升高,其它元素未见明显变化。结论:1牙齿内漂白和牙齿外漂白两种漂白方法对牙本质与树脂粘结强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别。2牙齿漂白后的粘结时间对牙本质与树脂的粘结强度有影响。3牙齿漂白后即刻粘结树脂,两种漂白方法均会降低牙本质与树脂的粘结强度。4牙齿漂白后延迟2W再粘结树脂,两种漂白方法均能够恢复牙本质与树脂的粘结强度接近未漂白组的水平。5牙齿外漂白对牙本质的某些化学成分可能有影响。
其他文献
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引发了第一次绿色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小麦产量,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现今生产上仍以Rht-B1b和Rht-D1b为主,限制
目的: 探讨饮酒对乙型肝炎(HBV)相关肝硬化的影响以及饮酒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的肝硬化(AL+HBV)患者的预后特点。 方法: 收集住院治疗的14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根据
为了研究小脑出血(Cerebellar hemorrhage)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我们对1997年~2000年我院收治的83例小脑出血病人的原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小脑出血
目的:探讨端粒酶抑制剂对动物在体肿瘤的治疗价值及端粒酶抑制剂是否增加放射治疗的疗效.材料与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应用端粒酶抑制(AZT:300mg/kg/天;Lamivudine:150mg/kg
背景与目的:肠粘膜的炎症损伤与修复是炎症性肠病(IBD)的一个重要特征,丁酸钠是肠厌氧菌群发酵后的产物,对于维持结肠上皮的完整性和细胞的分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
1.目的:通过不同年龄分层和性别分组探讨青年人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特点,并通过与青年人前循环患者的比较,突出后循环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   2.方法:收集2009年
目的:对比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洛汀新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探讨缬沙坦逆转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目的:确定大鼠胃伤害性刺激所致胃痛的皮肤牵涉区部位,并观察经牵涉区定频电刺激对胃伤害性刺激诱导的中枢神经系统NOS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为经牵涉区抑制内脏器官痛提供
将AD技术应用于肾脏的检测,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肾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与对应IBS值的相互关系,探索AD技术在该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将全部个体分为〈60岁和≥60岁两组,分别检
研究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供肾MDR1基因外显子26(exon26)及外显子21(exon21)的基因多态性对于CNI类药物他克莫司急、慢性肾毒性和血药浓度的影响程度,探讨服用FK506的肾移植受者中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