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酒精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的肝硬化预后的临床探讨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饮酒对乙型肝炎(HBV)相关肝硬化的影响以及饮酒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的肝硬化(AL+HBV)患者的预后特点。 方法: 收集住院治疗的14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根据病因将其分为单纯HBV相关肝硬化(HBLC)组55例(39.1%)、单纯酒精性肝硬化(ALC)组49例(33.8%)及AL+HBV组41例(27.1%),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实验室资料。 结果: 不同研究组间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有饮酒史的两组患者的平均酒精消耗量差异无显著性。方差分析显示ALC组与HBLC组及AL+ALC组相比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027、0.049,P<0.05);AL+HBV组与HBLC组相比A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37,P<0.05);血小板、血糖和Y-谷酰胺转肽酶检测结果因方差不齐,经Kruskal-Wallis检验显示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V在ALC组明显高于AL+HBV组,而后者的PLT减少程度明显高于ALC组。假定肝癌及糖尿病发生率最低组的相对危险度为1,HBLC组、ALC组及AL+HBV组肝癌发生率分别为20.0%、6.1%和40.9%,HBLC组及AL+HBV组较ALC组肝癌发病的危险性也分别增加了3.83倍和12.05倍;AL+HBV组较HBLC组肝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了3.13倍。HBLC组、ALC组及AL+HBV组糖尿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4.5%、32.6%和22.0%,ALC组与HBLC组相比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了2.85倍,而ALC组与AL+HBV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饮酒与HBV两种因素同时存在显著增加了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的风险;ALC患者更容易发生肝源性糖尿病。
其他文献
骨骼形成主要通过软骨内成骨和膜内成骨两种方式完成。下颌骨髁突的发育由软骨内成骨完成。软骨内成骨受多种生长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调控。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
目的: 评价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检测2型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LVtw)特征的可行性。 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压正常的单纯糖尿病
目的: 观察复方缬沙坦/氨氯地平在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过程中对血尿酸的影响。 方法: 选取门诊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进行双盲、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分为
第一部分扩张力作用下大鼠腭中缝组织形态学和成骨现象的观察目的观察扩张力作用下大鼠腭中缝牵张成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新骨形成情况,了解扩弓后腭中缝组织的反应和新骨形成
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引发了第一次绿色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小麦产量,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现今生产上仍以Rht-B1b和Rht-D1b为主,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