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孔泡沫铝胞壁材料参数反求及压剪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zhang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闭孔泡沫铝作为一种多功能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吸收能量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高铁、船舶、汽车等领域。它作为汽车关键部件的填充材料,具有良好的安全防护特性和优异的轻量化效果,受到了科研人员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分析闭孔泡沫铝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机理,本文围绕闭孔泡沫铝的三维模型建立方法、胞壁材料力学性能参数的反求、以及单轴压缩和压剪工况下的数值仿真分析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工作:(1)基于Micro-CT扫描技术获取了一系列的二维图像,并使用逆向工程软件将二维图像重构为三维点云文件再进行一系列操作得到三维几何模型,解决了以往闭孔泡沫铝模型无法重现其真实几何构型的难题。对闭孔泡沫铝进行了维氏纳米压痕实验,获取了压痕载荷-深度曲线和压痕残余形貌信息,基于这些信息建立目标函数,通过遗传算法使目标函数最小化的方法反求出了胞壁材料参数。并且,通过真实的三维细观模型和反求出的胞壁材料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仿真,与相应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来验证识别材料参数的准确性。(2)开展了准静态单轴压缩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发现:闭孔泡沫铝的单轴压缩力学响应曲线主要分为弹性阶段、平台阶段和密实化阶段。闭孔泡沫铝的变形模式主要包括塑性铰、弯曲、屈曲、撕裂和断折。压溃带的产生与发展和相对较弱区域密切相关,胞孔变形主要与胞壁厚度有关,受胞孔形状和大小影响较小。此外,研究发现,力学响应曲线和变形模式之间交互影响,联系密切,研究也从结构变形的角度对曲线的变化给出了解释。开展了不同应变率下的单轴压缩有限元分析,结果表示:应变率敏感性对闭孔泡沫铝的力学曲线和变形模式都存在影响;泡沫铝胞壁材料应变率敏感性是失效强度随着应变率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3)开展了准静态不同角度压剪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压剪角度的增加,初始失效载荷和平台载荷均发生了明显的下降。这表明压剪角度越大,闭孔泡沫铝的承载能力越差。在宏观变形模式方面,压溃带的产生依然位于相对较弱区域,但会随着压剪角度的增大而逐渐变化为两条压溃带,整体变形也由压扁逐渐变为压扁的同时出现滑移和错位。在胞孔变形模式方面,压剪角度的不同主要引起了胞孔的整体形状变化和断裂位置的不同。
其他文献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长,道路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其中因驾驶员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决策而造成的事故占多数。智能汽车决策技术能显著减少因人为决策不及时而引发的事故,从而提高道路安全。因此,开展智能车辆决策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传统的端到端决策网络模型特征提取能力弱、收敛慢等问题,研究了以车载前视摄像头采集的行车图像为输入,以车辆方向盘转角、车速为输出的改进智能车辆端到端决策技术。主要研究
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时,其机体表面会受到严重的气动热载荷作用,导致机体温度快速上升甚至有烧蚀机体的风险。而热防护系统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保护飞行器内部元器件在安全温度下工作并保证飞行器的外形不发生显著变化,所以它对飞行器的整体性能有重要影响。集成式热防护系统由于兼具隔热和力学承载功能,是热防护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而采用轻质多孔夹芯结构的集成式热防护系统具有轻质、优异的机械性
本文结合原子核结构的传统研究方法和目前火热的深度学习理论系统的研究了原子核的密度分布。在此过程中,使用了描述有限核的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Skyrme-Hartree-Fock(SHF)+BCS模型计算目标核子密度分布,用以训练深度神经网络。在机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转折点,该点展现了从类Fermi分布到现实的Skyrme分布的过渡。最终结果表明,只用约10%的核素(300-400)足以描述整个实验发
行人保护性能是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引擎盖在行人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汽车引擎盖的开发过程中,不但要考虑模态和刚度性能,同时要兼顾对行人造成的伤害。利用有限元仿真计算汽车对行人头部伤害,需要计算很多个冲击点的仿真结果,虽然模型不复杂,但是重复工作很多、计算量大。深度学习作为当前的热门工具,对于相似程度高、计算量大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处理能力,目前已经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了成功。本文
基于解决石油依赖程度和降低碳排放的诉求,新能源电动汽车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大容量/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以及高压快充技术不断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车型中,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超高电流引起的电池芯体短时间内热量的迅速聚集,安全性能显著下降,使用寿命大幅缩短,严重时会发生自燃、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对电池散热系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CFD仿真技术,建立了不同散热方案的仿真模型,对比分析证实了液冷板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也在急剧飙升,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多地降低能量消耗是亘古不变的发展之道。对交通运输领域而言,在保证交通工具驾驶功能以及行驶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低整备质量是节约能源和减少尾气排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泡沫铝夹层结构,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特点,在汽车结构件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潜能。考虑到汽车在服役期间,通常发生的交通事故有前后追尾、侧面碰撞、遭受道路飞石等冲击,这
航空发动机是集复杂化与精密化为一体的热力机械件。在发动机工作状态下,机匣受惯性力和外界气压影响,以及温差变化所产生的热载荷影响,是整个发动机装置的关键承载零部件。大尺寸轻合金环状壳体机匣件,加工繁杂,材料去除量大,周期长,加工过程所产生的切削热以及环境温度的变化,将导致生产的零件精度不达标。本文将机匣抽象为圆环件,对圆环件自身受热产生变形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理论、仿真和试验方法探究其热变形的变化
随着交通事故频发,政府制定的汽车安全性法规日趋严格,汽车碰撞安全已成为社会的热点关注问题。其中,耐撞性是评价汽车碰撞安全的重要指标。S形前纵梁作为一种典型的吸能梁结构,发生正面碰撞时,能吸收大部分碰撞能量,其变形形式直接影响汽车正面安全性能。因此,对S形前纵梁进行耐撞性优化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S形前纵梁在碰撞过程中,受到轴向压力和弯矩的共同作用,变形形式复杂。同时,由于车身结构的
电动汽车作为能源危机背景下汽车转型的重要方向,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各项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突破,但是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电动汽车上普遍使用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并且配备电池管理系统(BMS),目前车载BMS硬件计算资源和能力有限,数据存储能力有限,无法应用更高精度更加复杂的荷电状态(SOC)估算算法;随着移动无线通信技术(如4G、5G)的发展,数据传输延迟得到了很大的降低,传输容量增大,已经满足远
自动导引小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作为移动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因其高效、智能等特点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定位导航是AGV的关键技术之一。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是指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同时实现自身定位和增量地图创建,是目前AGV定位导航的主流方法。课题围绕激光SLAM开展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