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路由器核心模块OXC交换阵列的实验开发与性能分析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76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以及Internet数据业务量的爆炸性持续增长,在网络连接方面迫切需要扩大网络容量。同步光纤网难以承受Internet如此巨大的业务量。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应运而生,未来的骨干网络将步入一个全光网的时代[1]。全光网带宽巨大,处理速度高,必然要求未来的路由器向着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以及更大的传输带宽的方向发展。不仅如此,它还应很好地解决以往路由器中长期困扰人们的服务质量、流量控制和价格昂贵问题。尽管采用硬件替代软件实现路由器使路由器性能提高了好几个数量级,电子处理器的设计模式仍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流量和带宽需求。在数据信号的传输领域,用光纤取代电缆是网络带宽几乎达到无限,每根光纤上能承载的光波长数量还每年增加一倍,当数据传输带宽增长近100万倍时,电子器件的带宽同期增加近100倍,这样的发展差距产生的网络瓶颈集中在核心路由器上。针对这样的问题,很多厂商开发出光路由器[2]。 本论文主要研究光路由器系统,通过在实验室搭建模拟的路由器系统,了解和把握光路由器的技术与工作原理。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先后搭建了两个试验系统。第一阶段的试验系统是采用的全互连控制方式,存在同步控制效率低、连线复杂、数据交换存在阻塞、系统规模升级困难等几个方面的缺陷。为克服这几大不足,我们对每个问题所涉及到的模块都进行了重新设计,控制方式改用了集中仲裁控制,采用单独的PC充当控制机,以基于有向图的算法对光开关交换矩阵的拓扑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连线结构采用总线方式,大大简化了系统的连线复杂程度。本论文对两个阶段试验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数据交换时延的比较,能够直观的看出改进后的第二阶段试验系统的性能明显优于第一阶段系统,初步建立起了光路由器试验系统的雏形。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源于重庆市教委项目《光路由器系统的研制》。论文所设计的集中仲裁控制系统,所使用的光开关元件数比较少,实现了无阻塞的数据交换,并设计了相应的通信协议,具备优先级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输出端出现冲突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进行无阻塞的数据交换。
其他文献
随着LTE系统的不断演进,移动用户和用户业务需求快速增加,以基站为中心的蜂窝通信系统面临很大的挑战,基站侧的负担也越来越重,频率资源严重不足。为此3GPP把D2D通信(Device to De
语音通信是一种基础而有效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语音信号的压缩编码是语音通信中的关键技术。CELP类语音编码器能够以较低的码率获得很高质量的合成语音,所以CELP类语音编码器成为
在非协作通信的背景下连续相位调制信号的解调分为前端参数估计和后端解调两个模块,本文研究的内容集中在解调算法的实现,包括FPGA和基于计算机模拟两种方法。连续相位调制信号
作为无线自组织(Adhoc)网络的成员之一,无线Mesh网是一种与传统的无线网完全不同的网络。在无线Mesh网中,每个节点都可以与一个或者多个节点进行直接通信,而不需要通过基站中转
本文以非平稳信号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非平稳信号的变参数随机共振、经验模式分解和周期平稳分析、重分形等理论,对这些方法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
通信系统小型化的需求使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天线的互耦合成为不可忽略的问题。天线互耦合从两个方面影响信道容量:(1)天线上的信噪比(2)天线空间相关性。 本文提出了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纠检错能力强,译码复杂度低,现已成为数字通信系统的研究热门。在无线通信中,LDPC码联合比特交织编码调制(BICM)技术不会造成系统频带及功率利用率,但能同时获
服务等级协商(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是服务提供商和用户之间通过协商在服务质量、优先权和责任等方面达成的协议。为了遵循这个协议,对网络性能进行监测,及时了解当
本文主要论述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力载波通信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随着对通信质量的不断要求和现代技术的发展,模拟电力载波机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取而代
现今网络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网络结构也日趋复杂。这种趋势决定了互联网市场的巨大商业价值,同时也对网络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稳定的连接、可靠的服务质量、高速的传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