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传统诗歌中的人称模糊及其在西班牙语中的翻译问题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jia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诗歌历史悠久,流变纷繁,很早就达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其中的语言艺术也表现出了精练、含蓄、简朴的特点。然而,在汉语古诗词向西方(印欧语系)语言翻译的过程中,这样一些特质便显得非常棘手,究其根本原因是作为屈折语的印欧语系诸语言在成分和结构形式上与古汉语(尤其是古典韵文中的古汉语)的可对等部分较少,或者说比之于印欧语系内部诸语言之间的对等要少很多。事实上,汉语传统诗歌的一些形式和审美特点当其向西方语言翻译的过程中才显得更加清晰,因为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等语言均有着重逻辑、明主客的特征,其语法要求每个文句有明确的主-谓结构,句子的每个成分都具有清晰固定的语法功能;而相形对照下,汉语古韵文凸显了如下特征:其一,句子常由单个汉字或者双音节单词构成,由于缺乏词汇的屈折变化,所以每个单字(或词)的语法功能和与其他成分的句法关系不明晰,而且句法结构框架松散;其二,省略现象广泛存在,常被省略的成分有“虚词”以及人称词。古汉语诗词的这些特征导致了理解阐释的模棱两可,不同译者的处理会大相径庭。本文将集中探讨汉语古诗中人称词的模糊性及其在西班牙语翻译中的处理方法。从一方面讲,古典诗歌中人称词往往是隐者居多,显者寥寥,这现象背后透射的是与西方语言和文学旨趣殊异的中文语言结构和表达审美的特点:追求诗歌意义的含蓄和意境的隐约模糊。另一方面,翻译的目标语言西班牙语要求句子成分的语法功能明确,句法结构完整、清晰,就人称问题而言,是要求动词的屈折的曲折须有确切的主语,形容词定语也须和所指成分性数一致。如何处理汉诗西译中的这些模棱两可的问题:何时可以将源文本中未指明的人称译明,而何时又需要保持人称的模糊;保持模糊时又如何满足西班牙语的语法要求;等等,是本文的主题。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其作用越来越重要,英语教学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是我国外语教育战略蓝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师也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一
以红曲红、维生素C、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代替亚硝酸盐研制开发无亚硝午餐肉。结合感官评定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分析红曲红、维生素C、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添加
在新课改下,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很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渗入日常教学中。但在以往模式下,小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时,自主性无法得到激发,学习思维过于狭窄。如果延续传统教学
以往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汉英习语的异同点方面,几乎没有比较系统性的归类。因此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旨在对汉英习语翻译中存在的文化意象传递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
引进外资保险公司的背景、问题及对策李曜继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1994年日本东京海上火险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正式营业,开外资保险业进入中国市场之先河以来,紧随其后,众多外
本文是目的论观照下对于王尔德戏剧《理想丈夫》两个中文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本文运用目的论的方法和原则,试图总结出其对戏剧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启示,本文选择《理想丈夫》作为
<正>~~
期刊
以丙酮为萃取溶剂,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电子电气产品中6种禁用有机磷阻燃剂的分析方法。样品溶液使用Florisil小柱净化,效果良好。6种禁用有机磷阻燃剂的线性范围为0.5~10μg/mL,定量限为0.25~0.5mg/kg(S/N、=10),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2.1%~98.4%,相对标准偏差为1.0%~10.6%。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定性准确,完全满足电子电气产品中禁用有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项目的原文为《创新俄罗斯2020》的第一部分,涵盖俄罗斯的商业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计划等方面,在宏观上对2020年前俄罗斯的
本次的翻译任务是《日本农业发展史》(第8卷)第三章第一节。该书主要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后,通过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完成了从传统农业科技向近代农业科技质的转变,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