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观照下的戏剧翻译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chu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目的论观照下对于王尔德戏剧《理想丈夫》两个中文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本文运用目的论的方法和原则,试图总结出其对戏剧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启示,本文选择《理想丈夫》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戏剧是自古就存在的一种舞台表演形式,它的二元性使它独立于其它的文学形式。戏剧二元性是指,一方面,戏剧作为舞台表演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另一方面,经典的戏剧可以作为文学作品供读者阅读。作为舞台表演的剧本,它要求文本能让目标语观众接受,而作为文学作品则需要其保留源文本的特色,戏剧二元性为译者带来了困难,针对不同的目的,译者需要采取的翻译策略是截然不同的。对于戏剧翻译的研究有著名的戏剧符号学理论,布拉格学派学者首先将符号学运用到戏剧翻译中,之后80年代初,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根据戏剧符号学的观点提出戏剧翻译的衡量标准,即“可表演性”,90年代之后“可表演性”和“可读性”变成了戏剧翻译理论争论的焦点。我国学者对于戏剧翻译的研究,很多借鉴了这一理论。目的论是产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功能理论当中的核心理论,即翻译目的决定了译者应当采取何种翻译策略,以及是衡量一个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是目标文本在目的语文化中是否能发挥在源语文化中同样的功能,这一理论给戏剧翻译带来了启示。本文是对于王尔德戏剧《理想丈夫》两个中文译本进行比较研究。一个译本来自台湾余光中1998年的版本,另一个来自于大陆的文心2002年的版本。本文试图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进行这两个译本的对比研究。通过语言范畴和文化范畴的比较,推导两位译者各自的翻译目的。通过对比发现,从语言角度看来余光中较多使用意译策略来保留戏剧语言的特点,从文化角度看来余光中在翻译时既保留了形式也翻译出了含义。文心较多的采用直译的方式,从语言角度看,戏剧语言的许多特点没有展现在他的译文当中,从文化角度看,他多使用加注或者直译的方式。因此,在目的论的关照下,作者认为余光中的翻译目的是兼顾戏剧二重性,既为观众也为读者翻译《理想丈夫》,而文心则是单纯的将这一文本作为文学作品来翻译。余光中和文心,特别是余光中的言论支持了本文作者的结论。因此,作者认为目的论适用于戏剧翻译理论与实践。目的论认为若是译者达到了其翻译目的,那么翻译就是成功的。本文作者认为二位译者都实现了各自翻译目的,因此都能称作成功的译本。最后,相较而言,余光中的译本流传范围更广并且更受欢迎,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余光中在翻译时考虑到了读者与观众。因此,译者在翻译戏剧时,最好关注戏剧本身特点同时考虑读者与观众。
其他文献
国际本位币变化特征与发展前景探析李富有随着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民币已实现了在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然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我国国际贸易的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的需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企业成立财务公司问题探讨张勇邵斌我国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在改革开放中孕育而生的,经过十年的发展,财务公司在企业集团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就此
随着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关注度的提升,建筑行业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建筑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为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绿色施工管理的理念被提出,因此,针对该
本文探讨在GATT/WTO条款以及相关的贸易协定下,贸易体制与环境保护可能相互发生作用的方式.我们主要考察了GATT/WTO中与环境最相关的规则,通常也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几个方面:
当今世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其作用越来越重要,英语教学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是我国外语教育战略蓝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师也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一
以红曲红、维生素C、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代替亚硝酸盐研制开发无亚硝午餐肉。结合感官评定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分析红曲红、维生素C、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添加
在新课改下,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很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渗入日常教学中。但在以往模式下,小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时,自主性无法得到激发,学习思维过于狭窄。如果延续传统教学
以往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汉英习语的异同点方面,几乎没有比较系统性的归类。因此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旨在对汉英习语翻译中存在的文化意象传递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
引进外资保险公司的背景、问题及对策李曜继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1994年日本东京海上火险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正式营业,开外资保险业进入中国市场之先河以来,紧随其后,众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