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更新的速度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学习已经成为适应知识型社会的重要手段,而且终身学习已经取代了终身教育成为新的教育思潮。教师是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其专业化发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的系统化过程。走出校门后,他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地胜任自己的工作,才能获取自身的发展,同时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学习与其说是一种变化的结果,不如说是一个探究性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学习方式对学习结果的衍变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中学在职化学教师(以下简称为在职教师)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在职教师学习方式的异同来探讨在职教师学习方式的选择对其学习的影响及其与专业发展的关系。通过文献研究,在结合在职教师学习过程的基础上从知识感知和知识转化两个维度对在职教师的学习方式进行界定并自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从定量的角度对在职教师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运用统计软件Spss18.0(中文版)对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和卡方检验等。研究表明,在职教师的学习方式呈现如下特点:(1)总体而言,在职教师在知识感知方面更偏重于理论,而经验成分还是偏少;在知识转化方面,在职教师更偏向于利用观察反思来内化已感知的知识。(2)不同专业发展水平的在职教师所对应的学习方式类型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且与其专业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我们并不能凭借在职教师的学习方式类型来预测其专业发展程度。(3)在职教师对知识学习的认知倾向对其学习方式的选择及其专业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教师之间的群体交往方式和学习行为并未呈现预期的显著性差异且与其专业发展水平没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