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法思想研究

来源 :刘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hise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在这些庞杂的著作中,包含较多以政治和法权为主题的作品。虽然路德对法权的论述有些许分散,但通过归纳相关文献(尤其是16世纪20年代中晚期文献)的逻辑脉络,我们可以得知他拥有较为明确、连贯的法思想。因此,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并结合路德的神学观来对其法思想加以探析。第一部分简要梳理了路德的生平。通过对其人生轨迹的简要勾勒,我们可发现路德和法律事业拥有非常密切的关联:例如,青年路德可能按照父亲的期待去完成大学法科课程并顺利成为一名律师。又如,在之后的改教岁月中,路德对罗马教会批判的一个重要主题便是教会法。此外,该部分还重点突出了当时的神哲学思潮例如唯名论-意志论、人文主义以及神秘主义对路德的影响,这些思潮特别是唯名论塑造了其法思想的内核。第二部分是关于路德“两个国度”思想的论述。“两个国度”包含了路德政治乃至神学思想的大部分信息,是整全性理解路德法思想的一个良好切入点。但是,这个宏大的二元结构在路德著作中呈现出前后较大的逻辑差异。该部分在对比论述的基础上,指明路德法思想更多地是以其后期的国度观为基础而展开的。另外,在“两个国度”框架中,该部分具体论述了路德的国家观,这是作为其法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第三部分探讨路德的神法思想。神法与上帝观拥有密切的关联,故而该部分首先论述路德的上帝观。受到唯名论-意志论的影响,路德同样强调上帝意志的至高无上性,上帝本体即“隐秘性的上帝”是不可也不能去加以探究的。因此,神法不是一套成文的规范,而是立法者上帝自身的意志,它掌握并占有属于“上帝国度”子民的精神。第四部分探讨路德的自然法思想。首先,路德经常把理性与自然法相提并论,理性作为世俗国度的恩典是自然法和实在法的源泉。随后,该部分归纳了路德对自然法内涵的思考,自然法仅以世俗国度的共同福利为目标,并不关涉永恒的幸福。此外,路德的自然法也包含了拒斥上帝的立场,上帝在其中只是以隐秘的方式发挥作用,这昭示了自然法的世俗化倾向。第五部分探讨路德的实在法思想。路德在早年具有一种反法律主义的倾向,并在对天主教会及教会法的批判中把这种理想付诸于现实。此后,德国的政治及法律秩序迅速解体。因着种种现实的冲击及其神学的发展,路德抛弃了早年的理想主义,转而支持一种“法治国”思想。在此基础上,该部分归纳探讨了路德对实在法的理解。最后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论。该部分强调了路德拥有较为整全的法思想,然后简明总结了本文关于路德法权思想的论述,同时在纵向上指出了路德对自然法所发挥的世俗化作用以及其法思想对后世的持续性影响。
其他文献
1938年12月29日,国民党副总裁、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汪精卫在越南河内发表了臭名昭著的“艳电”,公开响应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第三次“对华声明”,成为中国抗战历史上性质最恶劣的政治事件,对中国抗战大局产生了极其严重负面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反侵略战争的最后胜利,采取断然措施,发动广泛的反汪反投降运动,以求削弱消灭汉奸投降派的恶劣影响,稳定军心。其中,《
学位
勘验笔录作为重要的行政证据之一,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定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法院监督行政机关勘验行为合法性的依据。因此,规范的行政勘验笔录制作与运用行为不仅有助于行政机关作出正确的行政决定、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行政机关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目前学界对勘验笔录的研究多是从刑事证据、民事证据的角度进行的,而对作为行政证据的勘验笔录研究较少且不够深
学位
尼克拉斯·卢曼(1927—1998),德国当代最为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因其理论建构的宏大性而被誉为“社会学界的黑格尔”。卢曼法社会学理论建构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功能——结构主义法律理论阶段,后期是自创生系统法律理论阶段,但其理论始终都在回应社会秩序何以可能问题。虽然国内对卢曼的法社会学理论研究已经非常火热,但是却极少以社会秩序何以可能问题的内在逻辑为主题进行探究,鉴于此,本文尝试对其进行探析。
学位
弑母案件在全球范围内时有发生,该类案件往往性质极其恶劣、严重违背人伦道德,扰乱社会秩序。该类案件在引起人们关注与深思同时,犯罪人复杂的犯罪心理与费解的犯罪动机更是对侦查工作造成一定阻碍。在论文主要内容上,本文针对该类案件发生现状,梳理国内外弑母案件所呈现的犯罪特征,从深层心理学视角探讨弑母行为背后复杂的犯罪动机,结合实际案例剖析犯罪人心理轨迹,旨在为今后本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引入新视角、新观点,为明确
学位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近2年以来,各国政府为遏制新冠大流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全球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些改变也以各种方式对新型毒品犯罪市场的生产、贩运、消费等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随着管制措施或改变或取消,毒品犯罪也随之出现不同反应,新型毒品种类更迭更加迅速、种类更加繁多。《2021年世界毒品报告》显示,毒品市场和毒品犯罪对新冠疫情影响的适应力非常强,只经过前期短暂混乱后
学位
犯罪痕迹中隐含着大量有关犯罪的信息,解读和分析这些痕迹信息能够寻找和发现嫌疑目标、分析和确定犯罪证据链,最终达到侦查破案与进行刑事诉讼的目的。犯罪痕迹信息网络互联已经是刑事侦查工作信息化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随着DNA数据库、指纹信息库、足迹库和枪弹痕迹信息库等现代犯罪痕迹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的建立,侦查部门的基础建设与侦查技术进一步升级。然而,仅仅依靠联网式的信息化侦查已经无法适应如今侦查实践的需要。
学位
随着中央政法委打造“网宣铁军”总体布局的落实,政法新媒体队伍在网络中不断发展壮大,以视频社交媒体为主的网络平台涌现了一批以“民警”“交警”“边检警察”“退伍军人”“法医”“法律老师”等为运营者的自媒体。其中,大漠叔叔通过游戏化的传播方式,使账号运营充满“年轻化”特色,在B站年轻群体中影响广泛。在大漠叔叔的传播案例中,政法领域的自媒体与视频社交平台的年轻群体特质完美契合,形成良好的传播关系,而政法自
学位
长期以来,笔迹鉴定主要是依靠鉴定人的专业和经验。鉴定意见则是鉴定人按照内心确信程度,给出基于特征相似性比较的可能性等级判断。这种依据文字描述来表达笔迹鉴定结果的定性表述模式,虽然简单易于理解,但却因主观性较强而不断受到外界质疑。随着国际上对法庭科学证据准确性、可靠性、客观性等科学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推进主观性较强的鉴定意见数据化、客观化已成为司法鉴定表述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下,基于似然比的证据评价方式
学位
爱国卫生运动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运动,缘起于抗美援战争期间,国家于1952年作出的反抗美国细菌战的卫生防疫决策,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并仍在焕发着活力,发挥着作用。爱国卫生运动作为一场利国利民的群众性卫生运动,如何赢取广泛的群众支持与参与,是1952年的党和政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当下仍需要思考的问题。透过历史,回顾过往可以发现,《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在1952-1956年爱国卫生运
学位
1912年10月6日,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当选大总统,标志着北洋政府的成立,到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共约15年。北洋政府成立之初,就极为重视宗教方面的管理。从1913年到1927年,北洋政府先后以各种形式出台宗教管理法规,将相关事务的主管机关,宗教庙产,宗教人事,权力救济等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北洋政府时期的宗教管理立法,在吸收近代东西方宗教管理立法的先进成果上,保留了传统社会下对宗教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