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豆种子硬实相关QTL发掘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qzg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栽培大豆起源于一年生野生大豆,与其他豆科作物一样,种子硬实是大豆驯化相关的一个重要性状。本研究利用栽培大豆中黄39与野生大豆NY27-38杂交,构建F2、RIL分离群体,发掘与野生大豆种子硬实相关的QTL。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栽培大豆中黄39的种子处理2 h时有74.0%的种子吸水皱缩,4 h时种子100.0%充分吸胀,而野生大豆NY27-38种子12 h处理后94.0%表现硬实,因此确定4 h为群体表型鉴定处理时间。2.中黄39×NY27-38的F1单株种子蒸馏水处理4 h后92.0%表现不吸胀,说明硬实对吸胀为显性。F2群体中硬实单株(吸胀率≤20%)53个,中间类型单株(吸胀率介于20%-80%)155个,吸胀单株(吸胀率≥80%)93个,卡方检验不符合3:1的分离比,说明该群体中硬实性并非由单基因控制。F7群体(203个家系),硬实的为105个(占51.7%),中间类型为45个(占22.2%),吸胀的为53个(占26.1%)。另外,种子吸胀性与种皮色有一定的相关性,与种子百粒重、粒长、粒宽均不显著相关。3.选择F2分离群体中吸胀和硬实单株,DNA等量混合分别构建吸胀与硬实DNA池,以分布于大豆20条染色体的259个亲本间有多态性的SSR标记筛选DNA池。在2号和6号染色体共检测到18个SSR标记在DNA池间具有多态性,2号染色体16.3 Mb区间内检测到10个SSR标记在吸胀和硬实DNA池间存在差异,6号染色体23.4 Mb区间内检测到8个SSR标记在吸胀和硬实DNA池间存在差异。利用多态性SSR标记对F2群体进行检测并构建遗传图谱,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检测到2个主效QTL,2号染色体QTL可以解释17.2%的表型变异,位于标记Satt274与Sat198间276.0 kb的遗传区域,包含已克隆的大豆硬实基因GmHs1-1和qHS1。6号染色体QTL位于标记BARCSOYSSR061090与BARCSOYSSR061339间,可以解释5.3%的表型变异。4.利用F7群体中极端表型单株建池时,分布于3条染色体的24个SSR标记在两个DNA池间具有多态性。在2号染色体19.3 Mb区间、6号染色体27.8 Mb区间和3号染色体18.2 Mb区间分别检测到11个、9个和4个SSR标记在吸胀和硬实DNA池间存在差异。利用192个SSR标记检测F7群体(203个家系),定位到3个大豆种子硬实QTL,分别位于2号、3号和6号染色体。2号染色体上QTL位于标记Satt274与标记Sat198之间,可以解释23.3%的表型变异;3号染色体上的QTL位于标记Sat266与标记Sat236之间(1.5 Mb),可以解释4.9%的表型变异;6号染色体上的QTL位于标记Sat402与标记Satt557之间(3.8 Mb),可以解释20.4%的表型变异,说明利用BSA法进行硬实相关QTL的挖掘是高效可行的方法。
其他文献
科学和艺术看似相悖,事实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两者分支学科的迅速增加,最终必然实现融合;儿童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整体,其认识世界的范式也是整体性的,在进行教学活动时
发展性心理咨询和大学德育在目标、实施对象、内容等方面存在共性,也存在不同点。两者在实践中都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四个阵地"、"四个层次"、"两个
借助现代的通信信息传输,实现工程物资信息沟通由电话、传真等传统的方式向4G移动终端进一步延伸,解决设计单位、工程管理单位、安装施工单位无法及时了解物资信息的问题,为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很多岗位对人员知识与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结构性失业"的现象很严重。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处理好职业教育
农村承包地流转的新政策为农民所熟悉尚须时日,但其对农地法律制度改革的影响是深远的。承包地流转现象在地区间差异明显,法律须尊重现实中农民的行为自治;规范的承包地流转程序
礼是华夏文明区别于西方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是国人遵守的社会规则和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基于此,可以说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Minesight软件是美国MINTEC公司开发的,可方便灵活进行规划勘探、地质建模,采矿设计,矿产评估的矿业软件。介绍了Minesight软件的部分功能和交换数据的格式,并探讨了矿权收购中应
基于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中线面映射的功能,从实际应用出发,探讨了在复杂曲面上构建图样特征的方法,以便为在复杂曲面上加工图样打下基础,为后续刀具轨迹的生成做好准备。
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各种现代科技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备的工具。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对相关移动学
本文从和谐社会与国民素质的关联着手,从指导国民素质教育、国民素质提升、国民素质均衡发展模式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国民素质培育职能的价值体现,并针对不同类型群体的服务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