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飞地是一种特殊的行政区划,是指某地完全脱离其原属行政区,飞入其他行政区内的现象。这一特殊的人文地理情形在战国时就已出现,此后历代均有此现象,一直遗留至今。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出发,以四川绵阳、德阳、遂宁、资阳、内江地区为空间断面,以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为时间断面,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区域内近现代的地理志、地方志以及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绘具相关图表以辅助理解。从时间上来看,民国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地是一种特殊的行政区划,是指某地完全脱离其原属行政区,飞入其他行政区内的现象。这一特殊的人文地理情形在战国时就已出现,此后历代均有此现象,一直遗留至今。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出发,以四川绵阳、德阳、遂宁、资阳、内江地区为空间断面,以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为时间断面,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区域内近现代的地理志、地方志以及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绘具相关图表以辅助理解。从时间上来看,民国时期飞地数量最多,晚清时期飞地最少。从空间来看,飞地分布具有北多南少、大分散、小聚集的特点。即飞地多分布于北部的十三、十四行政督察区,南部的第二行政督察区飞地较少,此为北多南少。飞地的分布较为广泛,在26个县份中,仅有5县无飞地存在,其他各县均有飞地,此为大分散。飞地分布虽然广泛,但大多数县份仅有零星一两块飞地,绝大多数的飞地集中于少数县份,如江油、梓潼等县。此为小聚集。本文从从地理和人文两个角度出发探讨飞地的成因,具体是从自然地理环境、行政区划调整、土司制度、土地政策等方面着手,探讨不同因素在飞地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另外,对民国时期四川绵阳、德阳、遂宁、资阳、内江地区的飞地形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在政治上,容易形成管理空白区,增加了行政管理难度,提高了管理成本,行政效率降低;在治安方面,飞地地区往往成为烟盗横行之地,严重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在经济方面,不利于政府粮额税收的收取,阻碍区域协调发展;在人民生活方面,容易造成教育资源的缺失,提高民众诉讼的难度和成本,增加人们的生活成本。综合来看,其影响是多弊而少利的。此外,笔者以资中地区现存的两块飞地为个案,对这两块飞地产生的原因和形成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剖析。其次,通过梳理民国时期各级政府对本区域内飞地整理的过程,分析飞地治理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厘清飞地治理中各利益团体间的相互掣肘关系,总结出飞地治理的成效与政策的完善情况、政策的落实程度、政府的行政效率、民意的适当听取等要素密切相关的飞地治理经验。在最后,探讨了飞地地区的人地关系,并将民国时期飞地的治理经验加以总结,力求为今天行政区划调整和移民政策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考方向。
其他文献
美国小说家和记者玛格丽特·蒙纳林·米切尔的著作《飘》是一部关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的小说,这部米切尔一生中唯一出版的小说曾获得国家图书最杰出小说奖和普利策小说奖。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许多南方人的形象,斯嘉丽、瑞德、艾希礼、梅兰妮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但《飘》的魅力和感染力并不仅限于对斯嘉丽、瑞德、艾希礼、梅兰妮等南方贵族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是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幽默文风及对普通生活的细致观察而闻名,展现的也都是自己熟知的乡绅阶层的生活,至今仍受全世界读者喜爱。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德庄园》描述了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时期英国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冲突与对立,记录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城乡价值观的冲突以及英国城乡对立关系背后的原因,刻画了工业革命背景下城市对乡村的影响,
20世纪初,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家们也在探索新的艺术形式,艺术家们把拼贴这种形式应用到现代美学艺术创作中来他们完全摒弃了传统美学绘画的固定视觉角度和空间表现方法,他们完全改变了传统绘画的形象,并重新发展了一种以主观分析和融合为基础的艺术形式。而波普艺术是拼贴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本文的研究对象正是立体主义时期源起的拼贴绘画艺术对其之后的波普艺术语言是否造成了直接性的影响。在当今全球艺术史上所有的艺术
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是近百年来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危机。中国政府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客观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的抗疫历程、总结了中国的抗疫经验。白皮书中使用了大量的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概念隐喻是用某一领域的经验去说明和理解另一领域的一种认知活动。白皮书中的概念隐喻形象地为读者描绘了中国的抗疫斗争,折射出中国社会环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明清时期是《史记》评点的高峰期,出现了许多《史记》评点作品,留下了许多精彩的评论。蒋善生于明代,经历明清易代,在清初编成了《史记汇纂》这本书。《史记汇纂》在体系安排上与大多数《史记》评点作品并不相同,这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全书从文学和史学两个方面对《史记》进行了评论,在《史记》学研究上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研究蒋善的《史记汇纂》:绪论,主要论述了明清《史记》的评点研究现状和蒋善《史
从20世纪之前的西方艺术史中可以窥见,艺术史中有关黑人形象的绘画作品相对匮乏,且在为数不多的艺术作品中刻板定型的歧视化问题明显。作为英国非洲裔后代的赫尔文·安德森正是聚焦于黑人的主体性特征,通过援引历史和文化的语境来弥补这“图像缺失”这一问题的一员,通过作品体现他对种族问题、政治、文化及身份问题的再思考。近年来赫尔文·安德森的作品在英国崭露头角、独具代表性,作为非裔英国人的复杂性视角经历强烈影响了
“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将东部地区的技术、人才、设备源源不断地运送至中西部地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当时日趋紧张的国际大环境,加强我国战备力量,保障国家国防安全,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建设期间,大量一线地区(沿海和东北地区)和部分二线地区的工厂、工人及家属迁移到内地,由此形成了数百万的三线移民,(1)这些“三线人”对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转型以及现代化建
公开演讲和商业演示是现代公司,特别是IT公司用以推广其新产品、服务、想法和概念以及与客户沟通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人们对商务演讲中的多模态说服力研究很少给予关注。商务演讲者利用多种资源,运用一堆符号学模式向听众传递信息,说服和劝说他们购买其产品和服务。因此,以多模态的方式对商务演讲中的说服力进行研究具有语言学和实践上的意义。本文旨在探究以下研究问题。(1)通过使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方法,可以在劝说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实力的进一步崛起和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飞跃发展,以及我们国民物质水平和精神素养的进一步提高,群众在精神文化上的各个方面需求日益增强,影视艺术产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中不可缺少的支柱产业之一,愈发得到大众的关注。影视音乐随着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在我国至今已经跨越了近一百年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在这一百年中我国从业者和学术研究者们都对影视音乐的研究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影视音乐是
徐苏灵(1910~1997),是一个集影剧导演、编剧、演员、制片人、电影机构管理人为一体的立体影剧人。20世纪30年代初,担任了《春潮》、《矛盾》等文艺刊物的编辑,之后便导演和参与演出《乱钟》、《国民公敌》等具有进步意义的话剧。1934年经人介绍成为了艺华影业公司的编剧,这也是徐苏灵首次正式进入电影圈。在艺华影业公司上任后,编剧了影片《花烛之夜》,被视为艺华影业公司的首部“软性电影”,并遭受了左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