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中艾滋病患者的网络社会支持互动过程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li2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病是世界性的传染性疾病,从生理上会给感染者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从心理上,人们的歧视让艾滋病患者的生活雪上加霜。互联网因其便捷性、隐匿性等特点,让艾滋病患者有了发声的平台,其中艾滋病虚拟社区是艾滋病患者寻求社会支持的主要场所。那么艾滋病患者在虚拟社区中是如何进行互动的呢?互动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怎样的社会支持?互动和社会支持之间有无关系呢?本文将对以上几个问题展开研究。本研究以“知艾家园”论坛为例,以常人方法学、谈话分析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为理论依据,研究问题包括艾滋病患者的谈话行为种类,社会支持种类,艾滋病论坛中成员结构,论坛成员之间的社会支持结构,并提出研究假设:论坛成员参与度越高,获得社会支持种数越多。研究方法包含质化和量化研究。第一部分以观察法和文本分析法为主,对论坛中的典型谈话内容进行分类,并逐类分析其谈话行为和社会支持种类;第二部分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为主,选取发帖日期在2015年3月25日之前的400条帖子,通过信息矩阵、Netdraw软件和Ucinet软件呈现出会员的信息关系网图和成员中心性程度,划分不同参与程度的成员。根据上述图表厘清论坛成员结构,分析社会支持情况。研究发现,艾滋病患者包含自我表露、询问、分享、困惑、认同、鼓励、感谢、建议、祝福、调侃等谈话方式,体现出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陪伴支持的社会支持方式。论坛成员根据参与程度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活跃会员、常规会员、一般会员和接受会员,与预期结果相一致,即成员信息交换越频繁,参与度越高,获得的社会支持种类也越多,且参与度较高的成员比参与度较低的成员更易获得情感性社会支持。因此得出结论,论坛成员要想拥有更多的社会支持就要积极参与到互动中去。另外论坛中的意见领袖因其身份的不同也具有独特的特点。目前国内关于艾滋病的网络社会支持研究极少,因此本研究弥补了研究的空白,且将质化和量化研究相结合,较为系统全面。本研究局限性在于,虽然“知艾家园”论坛中的艾滋病患者参与量较高,但是单研究一个论坛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且样本量相对较小,未来的研究应加大样本的搜集,并可将不同的论坛进行对比分析。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广电媒体改革备受关注,学界及业界都对中国广电媒体给予针对性地指导。但具有天然发展劣势的西部广电媒体,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受“马太效应”的影响,越来越失去全国市场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环境传播也得到日益重视,尤其是近些年肆虐的雾霾天气,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环境新闻报道充斥着各大媒体。但不同媒体、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环境新闻报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中华老字号是经过商务部认证的一种称谓,这种企业普遍拥有悠久的历史,过硬的产品或服务,而且还兼具着文化特征,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解放初期,经过相关部门认定的老字号有一万
随着一部名为《穹顶之下》的纪录片在互联网上的广泛传播,再一次将人们正在遭受着的环境问题拉入公众视野。环境问题作为人与自然相处时产生的不可避免的一种特殊问题,早已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