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D2、FZD3基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oyden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涎腺腺样囊性癌是最常见的腮腺恶性肿瘤之一,其特有的侵袭转移方式造成涎腺腺样囊性癌治疗后易复发,至今仍缺少有效的防治措施。从分子水平寻找参与涎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相关分子,将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依据。目的在本课题组前期证实FZD2、FZD3基因与SACC发生、转移有关,可能起到抑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FZD2、FZD3基因表达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针对FZD2、FZD3基因序列设计合成siRNA,转染SACC-M细胞,实验分成四组:siRNA-FZD2组、siRNA-FZD3组、NC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siRNA转染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FZD2、FZD3蛋白的表达,使用CCK-8试剂盒观察SACC-M细胞增殖情况,应用侵袭小室分析细胞侵袭特征。第二部分采用Ad-EasyTM系统,使FZD2、FZD3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同源重组,构建Ad-FZD2、Ad-FZD3腺病毒载体,酶切鉴定正确后以脂质体转染的方式在AD293细胞中包装,测定病毒滴度后选择最适感染强度感染SACC-M细胞。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感染后FZD2、FZD3蛋白的表达,使用CCK-8试剂盒观察SACC-M细胞增殖情况,应用侵袭小室分析细胞侵袭特征。结果第一部分siRNA-FZD2、siRNA-FZD3转染SACC-M细胞48h后蛋白免疫印迹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FZD2、siRNA-FZD3组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弱。应用CCK-8法观察发现,siRNA干扰后的SACC-M细胞增殖曲线位于对照组SACC-M细胞增殖曲线之上,SACC-M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侵袭小室结果显示siRNA干扰后的SACC-M细胞比对照组SACC-M细胞穿过小室的数目明显增多,SACC-M细胞侵袭能力增强。第二部分重组腺病毒以MOI=100感染SACC-M细胞72h后蛋白免疫印迹显示,与GFP阴性对照组比较Ad-FZD2、Ad-FZD3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强。应用CCK-8法观察发现,腺病毒感染后的SACC-M细胞增殖曲线位于对照组SACC-M增殖曲线之下,SACC-M增殖能力明显降低。侵袭小室结果显示过表达FZD2、FZD3的SACC-M细胞比对照组SACC-M细胞穿过小室的数目明显减少,SACC-M细胞侵袭能力降低。其结果与siRNA干扰的结果一致。结论FZD2、FZD3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增殖及侵袭中起关键作用,可能对涎腺腺样囊性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可以为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判断和基因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范围内高发恶性肿瘤,居于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因此探讨其发生机制,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将是降
本文介绍了一种1小时推定混凝土强度的复合促凝剂及其试验结果.
从土地资源学的概念入手,全面阐述了土地资源学的学科地位、性质、研究内容与方法,对土地资源伦理观及系统理论、过程理论、价值理论、辩证理论、产权理论等基础理论作了简单
创伤和身份是当代世界文学,尤其是少数族裔文学的两大主题。在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中,创伤与身份也是最突出的两大主线。该小说以20世纪70
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提取液pH、渗漉流速、料液比3个影响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苦参中总生物碱的提取模型,回归模型显著。最终确
癌症是指体细胞失去控制的,无限制的增殖,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目前癌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有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其中,新兴抗肿瘤
探寻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目标。在近30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毛泽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不仅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
为什么要研究自然灾害史?自然灾害史是大自然对人类灾害的历史。人类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公社,因此,人类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人类对于自然灾害的认识和抗拒的历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问题生、后进生,要想教育转化他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本文首先分析了问题生、后进生产生的原因,然后从三个方面运用积极心理学阐述了转化问题生、后
二语习得即指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其中涉及的语言输入和学习者心理情感机制,对于我国英语口语教学有很大的参考意义。以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为切入点,以二语习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