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修正常规超声测量硅油填充眼眼轴及人工晶体度数的方法,并评价其准确性。 方法:分别将平衡盐溶液、硅油填充眼中取出的Ox5700型硅油和纯Ox5700型硅油注入等高的比色杯(20.00mm)中,应用我院法国QUANTEL MEDICAL公司的Compat tachⅡA/B超声仪对三者的传播速度进行测量及比较,对眼轴测量值进行修正,最终推算出较为准确的人工晶体度数。连续收集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硅油取出术并且能够术后3个月坚持随访的患者90例(90只眼),将患者分为4组,A组46只眼,为硅油填充眼并发白内障拟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B组16只眼,为无晶体硅油填充眼单纯行硅油取出术患者;C组18只眼,为正常晶体硅油填充眼单纯行硅油取出术患者;D组10只眼,为人工晶体硅油填充眼单纯行硅油取出术患者。术前,对患者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的测量。应用公认Ox5700型硅油的传播速度(990m/s)对患眼进行坐位的眼轴的测量,再用我们实际测量所得的传播速度(1027m/s)分别对患眼进行坐位及平卧位的眼轴测量。最后,对于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A组),将传播速度设置为1027m/s时坐位测出的眼轴长度代入SRK-Ⅱ公式计算拟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根据预测的人工晶体度数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无晶体眼患者(B组)、正常晶体眼(白内障未成熟)患者(C组)和人工晶体眼患者(D组),单纯行硅油取出术。术后3个月复测术眼的眼轴及最佳矫正视力。对手术前后眼轴长度及最佳矫正视力进行对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纯Ox5700型硅油的比色杯宽度为(31.44±0.01)mm,患眼中取出硅油的比色杯宽度为(31.42±0.05)mm,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衡盐溶液的比色杯宽度为21.07mm。取油前,硅油填充的玻璃体腔的传播速度设置为990m/s时,A组平均眼轴长度为(23.37±0.04) mm,B组平均眼轴长度为(23.06±0.07)mm,C组平均眼轴长度为(23.44±0.06)mm,D组平均眼轴长度为(23.81±0.03)mm;传播速度设置为1027m/s时坐位测量患眼平均眼轴长度,A组为(24.39±0.04) mm,B组为(24.15±0.07)mm,C组为(24.20±0.06)mm,D组平均眼轴长度为(24.41±0.03)mm;平卧位患眼平均眼轴长度:A组为(24.42±0.04)mm,B组为(24.14±0.07) mm,C组为(24.21±0.06) mm,D组平均眼轴长度为(24.43±0.03)mm;取油后患眼平均眼轴长度:A组为(24.34±0.04)mm,B组为(24.11±0.07)mm,C组为(24.12±0.06) mm,D组平均眼轴长度为(24.36±0.03)mm。硅油的传播速度设置为1027m/s时,A、B、C、D四组坐、卧位测量的眼轴值与取油后患眼的眼轴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播速度设置为990m/s时的测量值与取油后眼轴长度及传播速度设置为1027m/s时测量的眼轴长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超声经修正后可准确测量硅油填充眼的眼轴长度,进而准确推算出硅油填充眼的人工晶体度数。A超测量硅油填充眼眼轴及IOL度数是相对准确、安全、方便的方式,但各医院应对自身的测量仪器及填充材料进行实验测量,进而得出更加适合本院的实验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