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M-1、VCAM-1和TNF-α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表达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ta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的表达,为分析其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选取30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实验组)及30例正常早期妊娠行人工流产患者(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组患者流产组织绒毛中ICAM-1、VCAM-1和TNF-α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2组患者血清中ICAM-1、VCAM-1和TNF-α的浓度;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两组患者绒毛组织中ICAM-1基因的表达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早期妊娠行人工流产人群相比,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实验组)中ICAM-1、VCAM-1血清水平明显弱于正常妊娠流产组[(74.0±16.2)vs.(100.8±14.4)、(837.3±189.1)vs.(1140.2±160.7),p<0.01],实验组血清中TNF-α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早期妊娠人工流产人群[(8.9±2.1)vs.(5.4±1.4),p<0.01];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实验组)流产组织绒毛中ICAM-1、VCAM-1的表达相比对照组表达降低,TNF-α在对实验组表达强于对照组,两组中三种因子的表达水平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ICAM-1在实验组中的表达明显弱于对照组(p<0.05)。结论:ICAM-1、VCAM-1和TNF-α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存在异常表达,提示其可能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早期评价胚胎发育是否异常的检测指标,并且可以作为以后阻断或者免疫调节的治疗提供是否有效的参考指标。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女性患者中仅次于宫颈癌位于第二位。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升高,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在年轻女性中的发病
术后认知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临床上麻醉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受损、学习能力下降、思维语言受损等为主要表现。老年患者有
背景姜黄素是来源于姜科植物的一种酚类化合物,作为天然色素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大量研究显示,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姜黄素具有非水溶性
目的: 深入探讨HCV受体CD81及其感染靶细胞、慢性感染与免疫反应、细胞因子的作用等机制,在预防丙型肝炎感染、提高HCV临床治疗水平和监测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