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已全面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随着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变革高校内部决策和管理体制以理顺内部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办学水平,已成为高教改革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确定了高校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教师、学生、政府和校友。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和深度访谈等实证方法,采用国际比较和历史分析的纵横二维视野,系统分析了教师、学生、政府和校友四类高校核心利益相关者参与高校决策的现状、问题、难点和改革策略,体现了明确的实践研究取向。在具体研究中,本文重点从参与目的、理论基础、国际比较和改革建议四个方面着手研究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参与。本文认为,教师参与有利于实现教授治学,其基本的理论基础是高校的组织属性,国际比较对象是西方评议会制度下的决策参与,并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决策参与的改革建议:一是合理确定教师决策参与的领域(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学、科研管理);二是建立教师决策参与的组织支撑(整合各类校内学术决策机构、真正赋予其决策权限);三是形成教师决策参与的合理程序。本人认为,推动学生决策参与不仅有利于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更重要是通过决策参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法治精神,学生决策参与的理论基础是谢莉·安斯汀的市民参与梯度模式和罗杰·哈特的学生参与决策梯度模式。并认为促进学生实质性的决策参与需要梳理平等理念、服务理念和法治理念,学生决策参与的领域应该聚焦在教学事务和学生日常管理上。政府是公办高校确定无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政府决策参与的理论基础是公务法人理论、高教公共属性和治理理念,比较分析的对象是外行董事会制度、校外教育中介组织,以及权责细化和法条化三种西方政府决策参与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改革建议:一是通过宏观管理进行外部参与(教育立法、教育规楚、拨款制度);二是通过中间组织进行内部参与(决策咨询、评估鉴定、监督办学):校友是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从化解“内部人控制”风险的角支出发,认为校友决策参与有利于同时加强高校决策的外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同时又能够为高校“内部人”所接纳。本人通过比较西方高校校友决策参与,提出了如下改革建议:在制度设计上,通过完善校董会的制度设计真正赋予校友决策参与权限;在参与领域上,要就学校重大发展决策征求校友意见,吸收校友参与教师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学生就业、捐资助学等领域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