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提升策略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ws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化,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提高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贯彻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多的学校进行着课程改革并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日益增加,在这一大环境下,提升教师亲和力成为课程改革的有效助力。真正的亲和力是用深度和广度的理论为支撑,用高尚的品格和宽广的心胸为依托,用魅力和素养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亲和力,使思想政治这门学科具有人文性,课堂富有人情味,师生之间产生共鸣,辅助高中政治课堂使课堂更加和谐,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这既符合新时代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迫切需要,更符合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每位教师都有或多或少的亲和力,由于教师亲和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提升亲和力尤为关键。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寻求高中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存在的问题,问题包含教学中教师引导力不足、吸引力不足及渗透力不足等方面。本文以教师亲和力为视阈,根据存在教师亲和力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升教师亲和力的策略。首先从提升教学理念的层面看,加强亲和教育的思想观念和切实解决学生心理与思想困惑;其次从提升理论素养的层面看,加强学识素养知识素养见识素养和技术素养;再次从构建师生情感关联的层面看,建立师生情感“共情”、“动情”和“真情”;最后从教师仪容仪表仪态的层面看,提升教师语言的影响力、提升教师体态的吸引力以及提升教师教学的引导力。
其他文献
“两弹一星”精神是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亲自培育和践行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弹一星”精神所蕴含的奋斗精神、科研精神、奉献精神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不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反而在历史的打磨下历久弥新。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两弹一星”精神,对提升高中学生思想意识和觉悟,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落实思想政治课程目标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
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十分重要,教材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的育人作用。为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017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教材统编工作,重新编写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统编版教材的使用,也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和
很多教师和学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学英语的教学。听、说、读、写这四个技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国外学者Wolf,S.A.&Gearhart,M.较早开展了关于读写结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然而国内关于读写结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学语文学科,英语学科较少。尽管教师和学生都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教师知道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课标》)通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形式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2019年部编本《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将整本书阅读以单元学习的形式编入高中语文教材中,从实践上确立了整本书阅读必将进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地位。这就促使语文教师尝试解决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有限的时间与无限的阅读任务之间的矛盾,不得不将整本书阅读教学作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本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反思性教学已逐渐成为许多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热点。高中思想政治课反思性教学是思想政治教师借助行为研究的成果,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手段、教学活动、教学成效等进行整合反思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将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育实践的有效性。高中思想政治课反思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究对于教师上好、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运用
近年来,在高考队伍中,艺术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是,对于大部分艺术生来说数学都是一座难以跨越的大山,学不懂数学是大多数艺术生所面临的现状,所以也就导致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本研究就艺术生的现有的数学学习观做调查研究,希望能找到影响艺术生数学成绩的因素,从而对症下药能更好地促进艺术生数学成绩的进步。本研究以绵阳市的某两所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在参考刘儒德、索梅尔等人的文章的基础上根据国
审辩式思维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的必备素质,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是深化高中思政课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改革创新论述的一项重要举措。本研究基于“将审辩式思维渗透至具体的学科教学”的思路,尝试将审辩式思维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探究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可行路径。首先,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审辩式思维的内涵、构成、特点、理论基础等内容,并尝试对审辩式思维进行界定:审辩式
转变教育观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是全面提升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驱动。在新课程改革视域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作为促进学生个人成长获得感、教师能力专业度以及提升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日益受到广大学科领域的重视。在高中现阶段教学活动应用中,“同课异构”形成了较为有效的组织调研,根据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素质
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新课标》),明确了“数学核心素养”是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而抽象素养是六大素养之首,是基础性素养。到目前为止,《新课标》已经实施了近四年,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是否落实到位?经过高一年级的学习,高二学生的抽象素养水平如何?接下来的数学教学应如何改革?本文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与访谈,一方面可以了解本地区普通四星级高中二年级学生抽象素养水
随着新课改纵深推进,我国课堂教学愈来愈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养成,其中,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重视对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的培养。这四种素养相辅相成、相互区别,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最终都要通过公共参与展现出来,因此,培育高中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十分重要。公共参与素养,就是要求高中生能够有序地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并且增强公德意识、公共精神,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