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研究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y_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变教育观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是全面提升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驱动。在新课程改革视域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作为促进学生个人成长获得感、教师能力专业度以及提升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日益受到广大学科领域的重视。在高中现阶段教学活动应用中,“同课异构”形成了较为有效的组织调研,根据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牢牢贯彻其理想信念的价值培养,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将理论知识讲好讲活,就需要发挥好“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特殊作用。融汇不同教师自身经验,以专业探知、研磨课程,达至授课共识,分析不同学情,深入挖掘该课程内容,寓于教学活动不同的处理策略,真正做到教学实施过程的战略性互补,加速提升青年教师的授课技能,增加课堂吸引力,受益于学生自主的创造性学习。本文重点探究高中思想政治课“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构建问题,运用查阅资料、实证比较教学设计、统计配套测验数据等相关研究方法,以新课程改革为时代背景,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应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情境于教学过程,重新搭建知识体系,发挥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四个范式转换之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研磨,开拓教师备课的创新意识,贯彻“核心素养”,课堂适度留白,在学习共同体中有导向性、开放性的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每位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适应高考“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突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成效,完善其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本文,写作目的就在于通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研究分析,可以达成有效的教学效果,更好的培养出国家的“有用”人才。
其他文献
随着安置小区的不断增加,部分安置小区儿童在进入新的居住环境后,受环境变迁、家庭教育资源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出现了以自我评价低、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社区适应及融入差等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安置小区儿童的自信心不足势必会导致其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影响未来身心的健康发展。鉴于此,笔者以实习所在安置小区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量表测量、非结构式访谈等方法收集并分析该小区儿童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及其成因,依据阿德勒游戏治疗理
英语学习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英语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英语学习动机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英语学习动机做了大量的研究。本论文在研读中外文献的基础上,对闻喜县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现状作调查,分析影响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各种因素,并依据实际提出相关的建议。本研究以相关的学习动机理论为依据,以随机抽取的闻喜县S中学7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控制班和
经济的发展与城乡交流速度的加快,人口流动变得更为频繁;因经济、子女教育等因素定居城市成为乡镇青年的首要选择。为照顾孙辈或养老需求,紧随子女定居城市的步伐,随迁老人成为城市社区的新兴群体。人口城乡流动和老龄化双重推力下,随迁老人数量不断增加,随迁老人在离开原居住地,迁移新环境后会存在难以融入新社区的现象,让随迁老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存在适应不良的情况,影响随迁老人的身心健康。随迁老人作为新兴群体并未过
“两弹一星”精神是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亲自培育和践行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弹一星”精神所蕴含的奋斗精神、科研精神、奉献精神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不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反而在历史的打磨下历久弥新。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两弹一星”精神,对提升高中学生思想意识和觉悟,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落实思想政治课程目标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
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十分重要,教材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的育人作用。为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017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教材统编工作,重新编写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统编版教材的使用,也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和
很多教师和学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学英语的教学。听、说、读、写这四个技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国外学者Wolf,S.A.&Gearhart,M.较早开展了关于读写结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然而国内关于读写结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学语文学科,英语学科较少。尽管教师和学生都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教师知道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课标》)通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形式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2019年部编本《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将整本书阅读以单元学习的形式编入高中语文教材中,从实践上确立了整本书阅读必将进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地位。这就促使语文教师尝试解决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有限的时间与无限的阅读任务之间的矛盾,不得不将整本书阅读教学作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本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反思性教学已逐渐成为许多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热点。高中思想政治课反思性教学是思想政治教师借助行为研究的成果,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手段、教学活动、教学成效等进行整合反思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将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育实践的有效性。高中思想政治课反思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究对于教师上好、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运用
近年来,在高考队伍中,艺术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是,对于大部分艺术生来说数学都是一座难以跨越的大山,学不懂数学是大多数艺术生所面临的现状,所以也就导致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本研究就艺术生的现有的数学学习观做调查研究,希望能找到影响艺术生数学成绩的因素,从而对症下药能更好地促进艺术生数学成绩的进步。本研究以绵阳市的某两所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在参考刘儒德、索梅尔等人的文章的基础上根据国
审辩式思维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的必备素质,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是深化高中思政课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改革创新论述的一项重要举措。本研究基于“将审辩式思维渗透至具体的学科教学”的思路,尝试将审辩式思维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探究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可行路径。首先,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审辩式思维的内涵、构成、特点、理论基础等内容,并尝试对审辩式思维进行界定:审辩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