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情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涵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手工艺、传统戏剧等板块。山西传统戏剧作为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不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信息的前提下,对其民族特点、地域特征、文化独特性等内容进行有效译介,让国外受众真切地感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是一个非常值得深究的问题。目前国内很少有学者专门研究过作为剧种介绍及文化传播的山西传统戏剧翻译,所以这方面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都有所不足。在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文本中,有大量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专有项。文化专有项是西班牙翻译家哈维·弗朗哥·艾克西拉于1996年首次提出,本篇实践报告将以艾克西拉的翻译策略及技巧分类法为指导,对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部分的大量文化专有项的翻译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本篇实践报告分为四部分:第一章是任务描述,概括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和此次翻译实践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是任务过程,讲述翻译各个阶段问题的处理;第三章是案例分析,应用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及技巧,对实例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章为实践总结,概括此次翻译实践的收获及今后努力的方向。报告提出在此次翻译实践中,根据不同文化专有项的文本特点和翻译难点,主要应用并补充了艾克西拉翻译策略中的其中五种,分别是拼写转换法加文外解释、语言(非文化)翻译、文内解释、文外解释加文化信息补充,还有绝对普遍化,一方面尽可能地保留原语文本中的文化色彩,另一方面也尽量考虑译文在译入语读者中的可接受性,以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