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极几何的多视点视频编码方法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264/AVC是目前最新、最有前途的视频压缩标准,它在追求编码效率的同时也提供了非常好的视频质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多视点视频是由摄像机阵列从不同角度拍摄同一场景得到的一组视频信号,它蕴涵了景物的深度信息,在自然场景的表征上更具真实感,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加真实、清晰的观感效果。多视点视频技术具有传统视频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近年来视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多视点视频的巨大数据量,使其存贮和传输变得十分困难,必须对其进行高效的压缩。数据压缩的重要方法是消除图像中时间和空间相关性带来的冗余数据。而在多视点视频中,存在着很大的时间冗余和空间冗余,用运动估计和视差估计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冗余,达到对多视点视频更好地进行压缩编码的目的,因此运动估计和视差估计是多视点视频编码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极几何是计算机视觉中的重要概念,它反映了同一物体在两个不同视点成像平面上投影点之间的约束关系。在多视点视频序列中,任意两视点在同一时刻的帧具有对极几何约束关系。运动矢量一般由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移确定,而视差矢量体现了物体在同一时刻不同视点间的位移。当运动矢量和视差矢量对应于同一内容时,与之相关的所有像素均可在与之时间和空间相邻的帧中找到,称为闭合的四边形约束关系。本文针对多视点视频的时空冗余,充分考虑了多视点间的对极几何和四边形约束关系,提出了一种多视点间的基于对极几何的四边形约束关系,并基于这种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运动估计和视差估计算法。该算法无论在摄像机平行还是会聚放置时,都可以同时从运动估计和视差估计两个方面减少编码时间,提高编码效率。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多视点视频编码的参考模型JMVC(Joint Multi-view Video Coding)平台进行了实验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JMVC的快速搜索算法TZsearch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在不影响图像序列编码质量和编码比特率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了编码效率,将编码时间减少了45~60%。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信息化的逐渐普及,通信、金融、电力等领域对实时数据处理和查询的需求逐渐提高,催生了支持实时性的数据库诞生。内存容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使得基于内存的数据库
无线网络的发展和用户数的激增,使无线网络拥塞问题日益严重。主动队列管理策略已成为缓解无线网络拥塞的有效方法。其作为端到端拥塞控制的一种变革,基本思想是通过系统动态
Ad hoc网络是一种不需要固定基础设施支撑的、由若干移动节点组成的无线自组织网络,因其组网灵活、适应环境能力强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野战通信、灾难救助等领域中。多输入多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通信需求的不断增加,在各种通信系统中,频率资源变得越来越宝贵。目前,话音通信仍然为主要的通信业务,因此语音压缩技术也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包括盲信道估计和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首先介绍了无线信道的特征,包括信道的衰落特征和信道的扩展特征,给出了高斯白
实时数据库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诸如工业生产监控等传统的实时系统对大量实时数据的管理问题。随着实时数据库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在金融、军事等涉及到机密数据存储管理的
LDPC码是一种逼近Shannon容量限的好码。LDPC码具有译码复杂度低、错误平层低等诸多优点,使其在信息可靠传输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准循环低密度校验码(Quasi-Cyclic Low-De
为了满足未来移动发展需求,无线通信系统一直在追求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研究的关键挑战是找到具有潜力的多天线传输技术。针对现有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发射天线间的同步与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应用,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数据业务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各种新型业务不断涌现,如视频点播、带宽租用、虚拟专用网络(VPN,Virtual Private
目前,图像去噪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医学等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在图像去噪过程中,如何能在有效去除图像噪声的同时保护好图像结构特征,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