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道路中的节点是整个道路系统的瓶颈,因此如果出入口通行不畅,势必会影响整个城市快速路系统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出入口匝道的间距、出口匝道处交织段、渠化段的长度与交通提醒设施位置的合理设置,有助于降低或消除其对道路系统的瓶颈影响和安全问题,提高整个道路系统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由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速公路的互通立交出口均位于主线右侧,因此待转弯车辆习惯性都将在右侧车道行驶,而当出现左侧出口时,容易出现驾驶员犹疑、车辆错过出口、退返、误行等情况,从而导致交通事故;即使意识到出口的驾驶员,也需在较短距离内将车辆由之前行驶的最右侧车道横移至最左侧车道,给路段的直行车流带来较大干扰,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几率。本文首先对城市快速路交通特性和出入口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对交通仿真的概念做了介绍,对交通仿真模型进行详细阐述,介绍了交通仿真模型描述符、优缺点和分类。对微观仿真中最重要的两个模型——车辆跟驰模型和换车道模型进行了介绍,介绍了仿真模型的标定与验证,并且简要介绍了本文仿真试验所使用的VISSIM软件。接着以位于北京北四环与北辰东路相交立交的左出定向匝道作为调查和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观测、数据采集等方法研究交通特性。从出口几何条件、交通影响和交织影响三个方面的几个因素着手,以出口速度和出口实际流量为交通指标,分别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出口通行能力的影响程度;还以交织区速度为指标,分析了交织区长度对于通行能力影响。通过研究,分析出减速车道长度、渠化长度以及交织区长度对城市快速路左出型匝道通行能力所产生的影响。然后对被研究路段进行仿真试验,并对仿真的结果从交通特性、辅助车道几何形状和交通诱导措施的设置几个方面加以定性和定量分析。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且对北辰东路立交左出型匝道的减速车道长度和交通诱导设施的设置提出了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