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稀疏图码的自适应解调及软扩频技术的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98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速率自适应(RA)技术为时变信道下传输数据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它是根据信道状态自适应的调整数据速率从而保证系统的吞吐量。传统的速率自适应方案要求发送端需要来自接收端的关于信道状态的反馈,或者方案中需要一个数据链路层的ARQ协议,这无疑都会增加很多成本和开销。本文研究的基于rateless码的自适应解调(ADM)方案在保留传统的速率自适应方案的优势的同时避免了它们的缺点。扩频技术具有很多优点,直接序列扩频系统虽然具有抗干扰的能力但是对扩频序列的速率要求很高,而且没有编码增益,可达信息传输速率很低。软扩频技术实际上是一种采用低码率前向纠错(FEC)编码的方案,可以降低对扩频码片速率的要求,在实现抗干扰的同时提高系统的性能。本文主要研究了结合LDPC码的软扩频方案。本文的具体工作成果主要包括:1.研究了两种ADM方案。发送端采用rateless码进行信道编码,在接收端分别根据判决域集合(DRS)和最大后验概率(MAP)准则来选择高可靠的解调比特,当译码器接收到(1+ε)K个高可靠的解调比特时进行译码。本文分别研究了接收端固定解调比特数目与发送端固定编码比特数目的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在前者中,ADM方案的BER性能要优于非ADM方案的性能,且基于MAP的ADM方案的性能要比基于DRS的ADM方案好;在后者中,当Es/N0在一定范围时,未被解调的比特数目越多,误比特性能越差。2.研究了几种软扩频方案。为了提高扩频系统的可靠性,本文采取了LDPC码级联扩频码的编码扩频方案,扩频码选取的是Hadamard码,因此接收端的相关运算可以引入快速哈达玛变换(FHT),使得系统的解调复杂度大大降低,此外还研究了多元乘性重复LDPC(MR-LDPC)码作为软扩频码的系统性能。同时为了验证软扩频系统的优越性能,本文还研究了二元LDPC码级联直扩的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软扩频系统与二元LDPC码级联直扩的系统相比具有更高的编码增益,更低的误比特率,同时采用多元LDPC码的软扩频方案的性能要明显优于采用二元LDPC码的软扩频方案。3.本文的另外一个贡献就是提供了几种多元域上低码率码的构造方案。多元Raptor-like码是二元Raptor码在有限域上的推广,多元MR-LDPC码是构造低码率多元码的一种简单而性能优良的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多元低码率码都具有很好的性能。
其他文献
浅海水声信道是一个极其复杂多变的时-空-频变信道。信道带宽有限、多径干扰强、频率扩散严重是实现高速和可靠的水声通信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
Reed-Solomon(RS)码是最优秀的纠错编码之一。它的编码构造和硬判译码算法被视为代数理论与工程实现的完美结合。然而RS码缺少简单有效的软判译码算法,这将严重影响RS码在未来
由极化敏感天线组成的极化敏感阵列信号处理,既可以获得信号的空域信息,又可以获得信号的极化信息。其优势体现在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稳健的检测能力,较高的系统分辨能力和极化
多媒体信息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多媒体信息被非法传播、篡改、伪造等问题。数字水印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安全技术,是多媒体版权保护和内容认
信道编码是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技术,在通信系统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高铁日益普及的今天,对高移动环境下的高可靠性、高谱效率通信技术的研究将有助于给高速移动列车上的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对通信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采用通信传输模拟器来替代实际电台进行协议测试,可以实现物理层和上层的并行开
在人类通信媒介日益多样化和电磁环境日渐恶化的情况下,曾经辉煌的调幅广播必须数字化才能重新焕发新的活力,因而DRM应运而生,在2001年成为调幅广播频段数字化传输的国际标准。
随着计算机、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基于视频的应用展现出了强大的可扩展性。视频对象分割,旨在分割出视频序列中的运动对象并沿时间轴跟踪运动对象的演进。许多与图像处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高性能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一系列新的计算方法,如演化算法、神经网络、免疫算法、蚁群算法等应运而生。它们不仅具有通用、稳键、简单、便于并行处理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