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PC码在DRM广播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p90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通信媒介日益多样化和电磁环境日渐恶化的情况下,曾经辉煌的调幅广播必须数字化才能重新焕发新的活力,因而DRM应运而生,在2001年成为调幅广播频段数字化传输的国际标准。自2003年推出DRM广播以来,调幅广播的数字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在欧洲越来越多的广播公司开始采用DRM规范进行广播,但是从全球来看还远未达到普及,其中接收机复杂度太高以致价格昂贵是重要原因。 改进物理层技术是降低接收机复杂度的重要方面。1996被重新发现的LDPC码作为一种实用的好码,如果恰当设计可以取得逼近Shannon限的性能。LDPC码的众多优点使得它特别适合应用于广播系统。本论文深入分析了DRM收发机的系统结构,验证了在保持原系统结构框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LDPC码的可行性。 对于引入LDPC码所要克服的技术难点做了全面分析,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首先对LDPC码的表示、构造和编译码算法做了系统分析,构造了具有较好girth特性的LDPC码,并对其采用不同位参量的译码性能做了仿真,认为基于OFDM的DRM系统适合采用基于欧氏距离的位参量。然后重点分析了以LDPC码为分量码,省略位交织器的MLC方案的不同译码算法的性能,认为基于硬判决信息传递的迭代多级译码在迭代次数为3时可以比较好地折中性能与复杂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迭代多级译码算法,名为双截止迭代多级译码算法,性能和运算复杂度能够对信道的恶劣状况进行自适应。对4.5kHz带宽情况下鲁棒模式A和B在各个典型信道的性能作了理论仿真,以模拟电台为射频收发端进行了开路实验,成功地实现了数据收发,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论文最后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做了总结展望。
其他文献
智能光网络在光网络中引入独立的控制功能,使得光网络能够根据业务层的需求灵活地建立和拆除连接,同时在网络发生业务故障时能够快速进行恢复。当前,智能光网络生存性策略研究较
接入网是连接用户网与城域网/骨干网的桥梁。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接入网已成为制约网络向宽带化发展的瓶颈。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接入网的新技术不断涌现。目前接入网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频谱是非常重要的系统资源。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频谱资源日益紧张。然而与此相矛盾的是,有些频段却是闲置的,频谱资源利用率极低。为了提高频谱的
收发射频前端是各种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模块之一,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通信系统的各项关键指标。本文基于原理样机的项目背景,详细地讨论了射频收发前端的关键器件的原理、设计和
浅海水声信道是一个极其复杂多变的时-空-频变信道。信道带宽有限、多径干扰强、频率扩散严重是实现高速和可靠的水声通信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
Reed-Solomon(RS)码是最优秀的纠错编码之一。它的编码构造和硬判译码算法被视为代数理论与工程实现的完美结合。然而RS码缺少简单有效的软判译码算法,这将严重影响RS码在未来
由极化敏感天线组成的极化敏感阵列信号处理,既可以获得信号的空域信息,又可以获得信号的极化信息。其优势体现在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稳健的检测能力,较高的系统分辨能力和极化
多媒体信息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多媒体信息被非法传播、篡改、伪造等问题。数字水印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安全技术,是多媒体版权保护和内容认
信道编码是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技术,在通信系统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高铁日益普及的今天,对高移动环境下的高可靠性、高谱效率通信技术的研究将有助于给高速移动列车上的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对通信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采用通信传输模拟器来替代实际电台进行协议测试,可以实现物理层和上层的并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