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生成和降解机理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820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泡菜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发酵蔬菜制品,由于其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影响了泡菜的发展。本论文首次从硝酸盐还原酶和卤汁pH值两个方面,系统研究了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生成和降解机理,为有效控制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泡菜自然发酵时亚硝酸盐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高峰值超出国家标准4倍以上。而在同样发酵条件下的接种发酵,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很低,低于4mg/kg,达到国家绿色食品的要求。通过分析发现,卤汁中的杂菌和卤汁的pH值是影响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通过研究泡菜发酵过程中,泡菜组织硝酸盐还原酶和泡菜表面微生物的硝酸盐还原酶二者活性的变化,发现泡菜表面微生物的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产生是泡菜表面杂菌将硝酸盐还原所致。pH5.0是硝酸盐还原酶酶活的启动点,食用泡菜时应该避免。 pH4.5及以下能够抑制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抑制了亚硝酸盐的生成,降低了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此外,pH4.5及以下能够加速亚硝酸盐的降解,从而进一步降低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在0.01M乳酸-乳酸钠理想缓冲体系中,缓冲溶液的pH值越低,亚硝酸盐降解速率越大。低pH值(pH3.0,pH4.0,pH4.5)能够加速亚硝酸盐的降解,保温24h后的降解率分别为68.1%、23.7%和9.5%。 以大白菜、萝卜、黄瓜三种原料,采用自然发酵、接种发酵和加酸发酵三种发酵方式,发现和自然发酵相比,接种发酵和加酸发酵(调节卤汁pH值到4.5)均能在降低泡菜原料中硝酸盐含量的同时,使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达到国家绿色食品要求。
其他文献
诊断式教学法教学,既要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又要强调教师主导作用.要让学生既是学习情况的主要建构者,又是发现学习问题的诊断者;教师既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构建知识的促进者,
合作学习法是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
煤燃烧产生的SO2和Nox会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环境污染问题,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在一个系统中完成对SO2和Nox的同时脱除,即一体化脱硫脱硝可减少系统的
群文阅读对于提高学生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水平,提升阅读理解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小组合作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这两种教
贫燃预混燃烧可以有效降低NOx的生成,该燃烧过程是在偏离化学恰当比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易于诱发热-声振荡现象,使火焰失稳、熄火,甚至对燃烧室造成破坏。本文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
莴苣的营养价值很高且美味可口。莴苣可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既能生食、熟食,又可腌制和干制,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流变特性与质地特性参数是果蔬质量评价的重要参数,是影响
学位
荞麦和马尾松花粉都为我国西南地区的特色资源。其中荞麦营养成分全面,有“五谷之王”的美称;马尾松花粉药食兼用的历史在中国已逾数千年,被营养学界誉为“完全营养源”。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