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rCu1.2FeNi高熵合金热变形诱导制备半固态坯和高温短时氧化行为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熵合金的提出突破了传统合金的设计理念。多主元设计让合金表现出一系列优异的性能,诸如高强度、高硬度、高比强度、高耐磨性、优异的抗高温软化性,以及抗氧化和耐腐蚀性等。将半固态成形技术应用于高熵合金,近4年来才有学者报道。本文以双相面心立方结构的CoCrCu1.2FeNi高熵合金为研究对象,提出热变形诱导球晶化方法制备高熵合金的半固态坯料。设计模拟合金高温加工加热状态的氧化实验,提出了合金的氧化机理,为避免氧化提供防治策略。基于以上研究后,采用等温热处理制备高熵合金半固态坯料,提出半固态组织形成全过程演化机制。对CoCrCu1.2FeNi高熵合金开展了热变形行为、热加工图以及热变形微观组织演变研究。研究表明在高温塑性流动中,流动应力随着温度提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降低。通过计算获得了合金的激活能、本构模型及热加工图。得到优化的热加工区间为(730-900℃,0.04-1 s-1)和(900-950℃,0.001-0.01 s-1)。合金热变形时产生部分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随温度升高而提高,晶粒不断细化。动态再结晶机制是DDRX和CDRX共存的混合机制,低温时主要为DDRX机制,高温时CDRX机制为主。在低温,高应变速率变形时,两相分别形成强烈的织构。随温度升高,织构强度减弱,取向趋于随机。两相动态再结晶不同步是合金破坏的主要原因。通过模拟CoCrCu1.2FeNi合金在加工过程中高温下短时加热过程的氧化实验,研究了合金在的高温短时氧化行为。随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增加,合金氧化逐渐剧烈。氧化增重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增加而增加。高温固态时,氧化表面主要形成Cu O和Cu2O,进一步氧化后形成Co Cr2O4、Ni Cr2O4、Ni Fe2O4、Ni O和Co O等氧化物。半固态下,氧化剧烈,各主元都参与了氧化,表面形成球形颗粒形貌,表面氧化物主要是Ni O、Co O、Cu O和Cu2O,氧化层内产生大量Co Cr2O4、Ni Cr2O4、Ni Fe2O4。半固态下氧化时氧化层大幅增厚。高温固态下,FCC1相中的Cu沿FCC1相向合金表面外扩散,形成Cu O和Cu2O组成的外氧化层,内氧化层界面与内扩散的O形成Ni O、Co O,随温度和氧化时间提高,外氧化层脱落,更多主元参与氧化。半固态时,液相的形成导致多种主元通过液相进行外扩散参与氧化。进行了CoCrCu1.2FeNi高熵合金半固态坯料制备过程的组织演变规律及形成机制研究。通过合金熔化行为确定了半固态温度区间。半固态微观组织具有较高的圆整度,保温过程中固相晶粒发生合并与破碎。球形固相平均晶粒尺寸随等温时间增加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成分和结构分析表明,半固态处理有利于改善Cu的在FCC1中的偏析,促使FCC1相和FCC2相晶格常数差异减小。建立了合计半固态晶粒粗化动力学方程。升温过程中,FCC1相形成全部再结晶,更高温度下,FCC2相大部分形成再结晶,相形态发生一定程度球化。升温至半固态温度,FCC1熔化形成液相,晶粒球化长大,形成半固态组织,晶粒择优取向基本消失。以上研究表明了热变形法制备中间坯料时,采用合适的工艺参数对组织和缺陷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合金的半固态短时氧化较剧烈,半固态坯料制备过程中需通过气体保护,以减少坯料的氧化。合适的等温热处理参数可获得组织优良的半固态微观组织。
其他文献
军事装甲领域需要出色的装甲材料。因此,本文以军事防爆防护为研究背景,研究了空心球/铝基多孔复合材料夹芯板的抗爆性能的影响因素,设计并制备Al2O3空心球/Al多孔复合材料,进行了性能测试并探究了其夹芯板结构在空爆载荷下的动力学响应。本文使用ANSYS/LS-DYNA建立了铝基多孔复合材料夹芯板在空爆载荷下的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以背爆面的最大挠度为抗爆性能最主要的评判标准,以面板的残余挠度,迎爆面的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航空航天领域对于轻质薄壁、复杂曲面构件的需求大幅增加,对构件成形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刚模拉深已经难于满足要求。充液拉深作为一种用液体代替传统刚性模具的成形方法,在薄壁复杂构件的成形中获得更加均匀的壁厚分布,这得益于在充液拉深过程中建立起了摩擦保持效果;同时,充液拉深成形件具有较高的精度,这与充液拉深时液压的施加可以减小成形件拉深过程中的回弹密切相关。本文在圆筒形
超精密加工指能加工出具有纳米级表面粗糙度和亚微米级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的技术。用单晶金刚石刀具进行的切削过程通常被称为单点金刚石切削加工,是实现超精密加工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最初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国防相关需求的光学加工。如今,单点金刚石切削加工已经有了更广泛的应用,包括国防和商业应用领域的精密光学自由曲面制造,以及功能性表面的制造。微圆弧金刚石刀具是刀尖圆弧半径小于100μm的圆弧刃金刚石刀具,可以
方钴矿热电材料在中温段(500-550℃)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经济实用性,已在深空探测领域和汽车尾气废热回收领域实现了良好的应用,但大规模的投入使用对器件接头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钴矿在应用时需要与电极连接组成热电发电器件,在连接过程中需要考虑接触效应问题、元素扩散问题和热膨胀系数匹配问题,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连接中间层能够同时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并制备了 FeCoNiC
微结构表面以其优越的减磨、光学、超疏水等性能,在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受到广泛应用,而要想让微结构表面达到理想的性能,需要加工出较高的形状精度和超光滑表面。目前,表面微结构加工方法有铣削和车削等方法,其中采用微圆弧金刚石刀具的车削法以其原理简单、效果优良等特点,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加工技术。要想加工出高精度、高质量的微结构表面,对于刀具本身的质量必然也是要求极为严格。随着当前微圆弧金刚石刀具的刃磨质量越
光固化涂料由于其固化速率快、节能环保等优点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但是在复杂的三维表面、填充体系或者膜厚较高的涂层,树脂无法完全固化,导致紫外光固化在涂料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研发一种既可以通过紫外光辐射固化,又可以通过暗反应固化的树脂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市场价值。本课题首先以γ-缩水甘油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MTHPA)、三种丙烯酸树脂(丙烯酸羟乙酯HEA、季戊四醇
复合材料在成型过程中产生固化变形,从而形成制件偏差,偏差影响着产品装配的质量。与金属零件不同,复合材料制件往往采用共固化热压罐成型技术,其结构和成型过程的复杂,需要对产生的偏差进行量化表达,建立与影响因素相关的制件偏差模型,为制件和装配体的偏差分析和补偿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结合复合材料制件结构特点,通过研究复合材料制件固化变形影响因素对偏差的影响,采用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建立非均匀有理B样条(
磺胺类抗生素(SAs)是世界上应用时间最早、范围最广的抗生素之一,检出频率高,污染范围广,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对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系统都有极大危害。生物法是处理SAs经济实用无二次污染的有效方法,但SAs对微生物的抑制、微生物对SAs降解效率低、功能菌流失等问题限制了生物法的推广应用。为解决以上问题,获得制备周期短、表面性质好、易于固液分离、对SAs有良好耐受性和降解效能的菌丝球降解体系是本课题的
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下,大型装备制造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应用领域对于大型装备装配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我国目前大型装备性能不高、装配质量低的问题却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为提升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着力提高大型机械、船舶、风洞与航空航天等大型复杂产品的装配精度与性能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大型复杂装配关键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物联网和云计算的迅速发展,我们迎来了全球信息化的新潮流。随之在电子封装的应用领域内,对于芯片的功率的要求也逐渐加大,因此为了适应电子封装的使用需求,封装材料的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标准也随之提高。而单一的传统金属材料,已经难以满足大功率芯片的封装要求,由此,研究人员们开始通过添加某种增强体,来使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在尽量保留铜金属优良性能的同时,尽可能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