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化,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创造教育已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创造教育的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的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对创造教育进行全面和有效的评价。该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育管理制度等深层次的教育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发挥教育评价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导向作用,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和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发展。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一方面立足于创造教育发展学生创造力的目的,结合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和哲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对传统教育评价对创造教育的制约作了深入的分析。考察发现,传统的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评价机构的垄断性和专制性、评价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评价内容的单一、评价目的的偏离、评价标准的错位和测试的不合理。 另一方面,针对传统教育评价存在的缺陷,基于创造教育评价的理论特征,在借鉴当今世界最新的评价理念和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试图建构创造教育评价体系。首先,从评价体制方面来看,应该增强评价机构的自主性,摆脱评价制度中的权利色彩。成立专门性、中介性的教育评价机构,并在评价领域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其次,从评价理念方面来看,应该实现教育评价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适应创造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具体表现为:确立“以人为本”的主体取向,注重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树立全新的创造教育评价观。最后,从创造教育评价的操作方面来看,应该确立新的创造教育评价策略。包括建立合理的创造教育评价的标准,完善创造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扩展创造教育评价的内容,确立适宜创造教育的多样化的创造教育评价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