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调节的认知活动,它帮助人们在解释、分析、评价、推理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判断。学术写作是作者批判性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目前已有一些学者通过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来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但是大多是从宏观角度探讨。本研究将从文本中的元话语着手,尝试从微观的角度对文本本身进行更细致的分析,评估作者在写作中表现出的批判性思维水平。
此次研究是以德尔菲报告(Delphi Report)中对批判性思维的说明和海兰德(Hyland)的元话语理论为依据,总结出学术论文写作中批判性思维技能和元话语之间的对应关系。本次个案研究共包含三个部分:一是通过文本分析,从元话语角度探究某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所体现出的批判性思维水平;二是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以及他们对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表现的自我认识;三是通过教师访谈,了解教师对于批判性思维的理解和教学中的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文本分析中作者发现学生都能在论文中表现出一定的批判性思维。总的来说,理解、解释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好,而分析、推理、评价能力不强。他们重视论述的清晰性和条理性,但是读者意识不强,理据不足,对如何公正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做得不够,对结论也不够自信。学生访谈证实了来自文本分析的大部分结论,揭示了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意识,但是不能有效地运用元话语手段来实现。此外,文本分析和学生访谈的结论存在着一些不一致。教师访谈显示教师们对于批判性思维的认识不多,对于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未曾做过深入思考。因此,作者推断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批判性思维表现情况可能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写作过程中学生的元认知调节不足;二是学生对二语和二语学术写作的了解不够;三是教师对批判性思维重视程度的影响。
最后,作者针对论文写作教学提出以下建议:教师应首先从学术论文的典型特征教起;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对话式地思考;教师要改变语言能力培养在前,思维能力培养在后的观点;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元话语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