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健康中国的战略。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农民工是建设中国、推动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18年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数量庞大,占全国总人口的20%左右,并且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农民工群体中从事建筑业、制造业、零售和批发业占六成以上,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并且在个人健康、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容易被我们忽视。因此,在当今健康中国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统计,2018年参加全国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134459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实现人员全覆盖,但仍有部分人群没有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对于部分农民工而言,由于参保意识不强、异地就医报销繁琐等原因,存在农民工脱保的情况。拥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是否真的可以提高农民工健康水平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和2015年的数据着手,首先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借鉴赵绍阳等(2013)对“医保夹心层”健康状况的研究、赵忠(2006)关于新农合对农村人口健康的研究,以自评健康作为被解释变量。其次选取基本日常活动能力作为被解释变量,在控制了受教育程度、是否饮酒、年龄、性别、是否结婚等变量后,研究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健康的影响。紧接着,根据受教育程度和性别的不同分别进行异质性分析。最后,将自评健康设置成为二值变量,运用固定效应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作为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以自评健康作为被解释变量时,没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会使农民工自评健康状态为“很不好”、“不好”的概率提高1.3%、1.1%;拥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会使其自评健康状态为“很好”的概率提高1.7%,在统计上是显著的。以基本日常活动能力作为被解释变量时,没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会使其基本日常活动能力状态为“无法完成”、“有困难,可完成”的概率显著提高3.3%、2.7%。以上均说明了拥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确实可以提高农民工的健康水平。(2)通过异质性分析,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对初中及以上农民工群体的影响都要低于小学及以下农民工群体;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对女性农民工群体的影响普遍高于男性农民工群体。拥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会使小学及以下的农民工群体自评健康状态为“好”、“很好”的概率提高1.1%、2.3%;没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会使女性农民工自评健康状态为“很不好”、“不好”的概率提高1.6%、1.3%。可以看到,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对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和女性农民工健康的影响最大。(3)运用固定效应logit模型发现拥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能够显著提升他们的健康水平,通过了稳健性检验。根据本文所分析的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在观念上提高农民工对保险的重视;完善异地就医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的异地就医报销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扩大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建立规范统一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提高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程度,特别是提高补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