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研究许渊冲教授及其《诗经》翻译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128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阐释学、解构主义、接受美学兴起,又出现了功能翻译主义,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总之翻译研究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文本之间在语码转换,越来越认识到语言层面的忠实和对等的局限性和不切实际,因为它们不能保证译作在译语文化中仍能成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接受,也就不能保证译者翻译目的的实现。作为翻译过程的唯一积极主体,译者的心理,译者的决策过程逐渐得到了重视。文学翻译,特别是古诗翻译是一个复杂的交际过程,译者作为这一过程的唯一实施者,其主体性作用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追溯主体性的哲学意义展开,论述了谁是翻译主体,并详细阐释了译者主体的内涵、外延,以及构成译者主体性的几大因素,包括社会历史形成的意识形态、文化、美学观、翻译目的以及个人翻译主张等因素。 论文特别选择了中国当代著名译家许渊冲为例,因为“许渊冲先生的翻译实践是富有个性的”,他的“翻译理论是极具挑战性的”。讨论了许先生的翻译理论所引出的一些热门话题。比如翻译是“求真”还是“求美”,诗歌翻译是“韵体翻译”好还是“无韵体翻译”,翻译是求“竞赛”还是“交流”等问题。当然,论文的作者也意识到并指出了许先生这种求美和竞赛论导致刻意求雅和文化、文本失真的负面影响,以及有违背翻译本质之嫌。从而指出译者的主体性仍然要受制于文本的时代背景和译语环境的影响。 论文在对许渊冲教授的《诗经》翻译所作的案例分析中,指出了其翻译主张、目的、美学观以及对主体间性的认识等主体性因素对其翻译决策的影响。在承认文学翻译不可避免的存在创造性叛逆和译者主体性的基础上,讨论了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中译者的自由度。并最终得出结论:只有在译者主体形成了正确的审美观、翻译观、文化观、目的论以及对主体间性的正确认识,才能正确而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做出正确的翻译选择,生产出优秀的译作。
其他文献
中渐优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渐江省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中迟熟优质稻米新组合,2009年,在贵州黎平示范种植35.000 hm2,平均产量达9.02 t/hm2,具有植株叶型良好、产量高而稳定
在日常交际中,当人们对某一件事情持有不同的观点、意见、以及立场,冲突性话语就会产生。然而,冲突不仅仅发生在社会交际中,家庭中也会发生各类冲突。本文根据维索尔伦(Verschuer
本文从语义的角度,以英语、日语、汉语中存在的“名词+动词”构成的复合名词为研究对象,解释了三种语言中的“名词+动词”型的复合名词的形成理由、复合的难易程度并对该复合名
日语的复合动词在日常会话中经常使用,但习得复合动词却并不是一件易事,并且,关于复合动词到底哪里难、如何难也一直没有明确的结论。目前为止,有许多学者都着眼于“V1+V2”
重点探讨了目前建筑行业工程预结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预结算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工程预结算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造价,有效地控制工程
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是我们党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当前和今
当今建筑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为质量竞争.企业通过ISO9000的认证,就能在质量上取得保证,增强在建筑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Iron is an essential micronutrient, as it is required for adequate erythropoietic function, oxidative metabolism and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Although the abs
翻译乃信息传递之手段,其核心是转述而非创作。在翻译过程中应着力于形和意的转换,并要从审美理论和应用理论的角度对形式转换和意义转换提供有效的、有信服力的论证。总的说来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记录了过去也照明了未来。同样,词典的历史也能够给词典学家提供编纂指导。本文——《美国简明语言词典史》——为历史词典学研究项目的一部分,主要记载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