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杠杆率对幸福感影响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w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杠杆率持续上升。中央政府于2015年底将“去杠杆”正式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任务。在此背景下,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与政府部门杠杆率有所下降,但居民部门杠杆率仍然持续上升,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40.4%上升到2019年第二季度的55.3%。居民部门杠杆率的上升会对个体幸福感产生影响,目前有学者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宏观的居民杠杆率只考虑了正规金融机构负债,并不能完整的体现出家庭负债状况,且汇总掩盖了家庭差异性,因此,本文从微观角度研究家庭杠杆率对幸福感的影响。本文首先使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家庭杠杆率对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杠杆率与幸福感显著负相关。其次,对家庭杠杆率影响幸福感的具体渠道进行了分析,发现家庭杠杆率上升会引起消费性支出上升,消费信贷会带来耐用品或解决房屋、汽车、教育、医疗等资金需求,对幸福感产生正效应;家庭杠杆率上升也会通过降低个体健康水平、增加工作时间而对幸福感产生负效应,总效应取决于正负效应的综合,并且总效应为负。最后,本文检验了负债类型异质性、雇佣身份异质性、风险态度异质性下,家庭杠杆率对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正规金融机构负债杠杆率的上升会提升幸福感,非正规金融机构负债杠杆率的上升会降低幸福感;雇主的家庭杠杆率不影响幸福感,雇员的家庭杠杆率与幸福感显著负相关;风险偏好者的家庭杠杆率对幸福感无显著影响,风险厌恶者的家庭杠杆率与幸福感呈现负相关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建议相关部门完善家庭负债增长的约束机制、构建家庭负债风险防控机制与债务重组机制,并积极引导居民理性负债,以期实现居民幸福感的提升。
其他文献
社会因素和人的心理因素在疾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不仅与疾病的发生有关,而且对疾病的康复也有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
创投公司诉爱德公司合资合同纠纷案,是中外合资经营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外方出资人违反出资义务而引发的纠纷,对研习公司设立中的相关法律制度而言具有典型意义。本案的主要争
随着连续两年的扩大招生,各种不同来源、不同层次的学生涌入大学校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解剖学实习教学来说,就是结合人体解剖学课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视觉的深入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在身份认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诸如安防、金融、网络安全、以及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建设一直都在稳步推进,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背景的乡村建设内容。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内容后,浙江、江苏等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得到凸显。2018年,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为全国的乡村建设提供了新的政策背景。近几年,经过不断
21世纪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为适应医学发展趋势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医学院校必须进一步探索提高人文素质的教学方法.